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文静墓下作》
《谢文静墓下作》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

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

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

(0)
注释
越徼:越过边境。
稽天讨:追查天命的讨伐。
周京:京都周。
乱虏尘:战乱尘埃。
苍生:百姓。
奈:无奈。
江表:江南地区。
无人:无人能救。
岂惮:哪里畏惧。
寻荒垄:寻找荒凉的坟冢。
后身:转世重逢。
春风:春风。
白杨:白杨树。
独步:独自漫步。
泪沾巾:泪水打湿衣襟。
翻译
越过边疆追查天命的讨伐,京都周遭满目战乱尘埃。
百姓生活多么无奈,江南地区更是无人能救。
哪里畏惧寻找荒凉的坟冢,仍然思念着转世重逢。
在春风中走过白杨树林,独自漫步泪水打湿了衣襟。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社会混乱的忧虑和无奈。诗中“越徼稽天讨”指的是上天似乎也在审视人类的行为;“周京乱虏尘”则形容中央政权衰弱,边疆战事不断,国土沦丧。此情此景,使人感到苍茫人烟中无处可寻,“江表更无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孤独感。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一句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沉痛回忆和对未来迷茫的态度。最后两句“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则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漫步于白杨林中,感慨万千,以至于眼泪纷纷,这些景物和情感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深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和对乱世的无力回天之感。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斋中杂题

屯云失南山,三日吹细雨。
岁月不贷人,蛙声遽如许!
一年复一年,老至不可御。
下湿病在脾,余息仅如缕。
枯皮裹瘦骨,半属松下土。
屋坏要当颠,安能强撑拄!

(0)

家居自戒

曩得京口俸,始卜湖边居。
屋财十许间,岁久亦倍初。
蓺花过百本,啸咏已有余。
犹媿先楚公,终身无屋庐。

(0)

久疾

久疾无时已,残年莫更论。
流离魂未返,穷苦舌空存。
耕垄关心事,祠官荷主恩。
但愁垂老眼,不见定中原。

(0)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

借得渔船泝小溪,系船浦口却扶藜。
莫言村落萧条甚,也胜京尘没马蹄。

(0)

幽居述事

曾会兰亭醉堕簪,後身依旧住山阴。
琴传数世漆文断,鹤养多年丹顶深。
涤砚滩头无渍墨,吹萧月下有遗音。
小诗戏述幽居事,後有高人识此心。

(0)

自咏绝句

深村人有结绳风,晚岁身为带索翁。
啜粥茹蔬茅屋底,谁知也过百年中。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