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利涉道中寄子端》
《利涉道中寄子端》全文
金 / 周昂   形式: 古风

行武昌,望利涉。高青烟,低白雪,冈陵瀰漫沟浍灭。

氤氲冷日从东来照我,清影忽作溪水卧明月。

凌兢羸马猬毛缩,诘曲微行蛇腹裂。

遗鞭脱镫初不知,指僵欲堕骨欲折。

毡裘毛袜良可念,我自无备谁从辍。

人家土榻借微暖,坐久清冰落须颊。

黄花臞仙怯风驭,久向笙歌窟中蛰。

径须持此远相饷,一洗夜堂花酒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昂在利涉道中的旅行经历,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景色的壮丽。

首句“行武昌,望利涉”点明了地点和行程,预示着即将展开一段不平凡的旅程。接着,“高青烟,低白雪,冈陵瀰漫沟浍灭”描绘了沿途的景色,青烟与白雪交织,冈峦连绵,沟渠隐没于茫茫之中,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氛围。

“氤氲冷日从东来照我,清影忽作溪水卧明月”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之美,太阳从东方升起,温暖的阳光洒在旅人身上,清冷的影子仿佛化作了溪水,静静地躺在明亮的月光之下,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

“凌兢羸马猬毛缩,诘曲微行蛇腹裂”描述了旅途的艰难,瘦弱的马匹因寒冷而蜷缩,曲折的小路如同蛇腹般狭窄,形象地表现了行进的不易。

“遗鞭脱镫初不知,指僵欲堕骨欲折”则更深入地刻画了旅途的困苦,马鞭和马镫遗失后,旅人竟未察觉,手指冻僵,几乎要失去知觉,骨头似乎也要折断,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极端艰苦。

“毡裘毛袜良可念,我自无备谁从辍”表达了对同行者的关心,虽然自己没有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但仍然担心同伴是否能应对严寒。

“人家土榻借微暖,坐久清冰落须颊”则转而描写旅途中偶遇人家的情景,旅人在温暖的土榻上稍作休息,时间久了,清冷的空气使得胡须上结了一层薄冰。

“黄花臞仙怯风驭,久向笙歌窟中蛰”通过比喻,将黄花比作瘦弱的仙人,害怕风的驾驭,长时间在笙歌的热闹场所中沉寂,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径须持此远相饷,一洗夜堂花酒热”表达了诗人希望用这份旅途中的经历和感受,为远方的朋友送去温暖,消除夜晚宴席上的热闹与浮躁,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友情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周昂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赠笔工

护惜神锋逮缺残,回观败冢只潸然。

只今汗血无人问,朽骨成山直几钱。

(0)

持钵·其二

乐岁持盂尚许艰,有求那解破人悭。

立残穰草堆头日,撑尽苹芜断处湾。

钟鼓敢嫌贫指众,斗筲庸恤老腰顽。

归舟只载华亭月,不作华亭误夹山。

(0)

送常德徐使君兼简李伯达·其二

榻为何人下,书令稚子温。

定驰天际梦,来访水边村。

秦地千年旧,桃花几树存。

为宣邦伯惠,诗礼教儿孙。

(0)

寄乡州宪使曹国博

雁宕秀色连脩眉,胸中岂止雁宕奇。

展旗卓笔在怀袖,文事武备皆称之。

剑南江山梓最胜,弹压江山须逸兴。

国子先生绣斧光,一道风烟入评品。

颇闻边警喧蜂虿,谈笑从容起凋瘵。

勿谓生平少作诗,古锦可容空载归。

(0)

雨中过春山

春风春雨满春山,桃李梨花草树间。

时有片烟收不起,淡随飞鸟去而还。

(0)

欲过履道庵不果因以诗送饼饵

乘晴欲过雨岩去,草木空疏霜后寒。

老苦疮疡行又止,閒将饼饵问平安。

夜炉挟册应三复,晓径舂禾可一餐。

蕙帐藜床同梦寐,试回头作去年看。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