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笔工》
《赠笔工》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护惜神锋逮缺残,回观败冢只潸然。

只今汗血无人问,朽骨成山直几钱。

(0)
鉴赏

这首诗《赠笔工》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对比和反问,深刻地表达了对工匠技艺与社会价值之间关系的思考。

首句“护惜神锋逮缺残”,描绘了笔工对笔尖(神锋)的精心呵护,即使在笔尖受损或残缺的情况下也不放弃,体现了笔工对技艺的执着与热爱。这里的“神锋”不仅指笔尖,也象征着笔工高超的技艺和匠心独运的精神。

次句“回观败冢只潸然”,笔锋一转,将视角从笔工的技艺转向了历史的长河。败冢,指的是战败者的坟墓,这里借以比喻那些曾经辉煌一时但最终衰败的事物。诗人通过“回观败冢”这一动作,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技艺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接着,“只今汗血无人问”,诗人直接发问,指出在当今时代,那些曾经付出辛勤汗水(汗血)的技艺和人才,却无人问津,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重视程度不足的忧虑。汗血,常用来形容辛勤的劳动,这里借以强调技艺的付出与价值。

最后,“朽骨成山直几钱”,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技艺的消失比作“朽骨成山”,形象地展示了技艺消逝的庞大规模。同时,通过“直几钱”的反问,表达了对这些技艺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无奈和痛心。这句话意在强调,即使技艺已经消失,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却无法用金钱衡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对技艺与社会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传统技艺逐渐被遗忘的忧虑。诗中既有对技艺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价值认同的关切。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菩萨蛮.寄外二首·其二

酿花天气春愁重。淡云微雨都如梦。金斗熨沈香。

夜来针线忙。踏青浑懒去。女伴空招取。

多事是黄昏。替人催泪痕。

(0)

满江红.泊淮示夫子

一叶扁舟,轻帆下、停桡古岸。

灯火外、几枝疏树,人家隐见。

漂母祠前荒草合,韩侯台上寒云断。

叹从来,此地困英雄,江山惯。穷愁味,君尝遍。

人情恶,君休叹。问前村有酒,金钗弃换。

举案无辞今日醉,题桥好遂他年愿。

听三更,怒浪起中流,鱼龙变。

(0)

满庭芳.留别无瑕词史.见汤漱玉《玉台画史》

紫燕翻风,青梅带雨,共寻芳草啼痕。

明知此会,不得久殷勤。

约略别离时候,绿杨外、多少销魂。

重提起、泪盈红袖,未说两三分。纷纷。

从去后,瘦憎玉镜,宽损罗裙。

念飘零何处,烟水相闻。

欲梦故人憔悴,依稀只隔楚山云。

无非是、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

(0)

踏莎行.月夜寄夫子

静夜霜寒,金炉香辍。窗前一片梅花月。

看来总共此清光,怎生却把人离别。

才挂枝头,又过庭侧。疏帘漠漠铺烟色。

深宵何用照离愁,素娥当自愁圆缺。

(0)

菩萨蛮.回文,咏月

薄云冰净光帘幕。幕帘光净冰云薄。清逼梦乌惊。

惊乌梦逼清。静阶流素影。影素流阶静。

时露濯花移。移花濯露时。

(0)

蝶恋花.夜雨

门掩苍苔春寂寂。暮雨潇潇,隔著窗儿滴。

小院黄昏人独立。一双飞鸟归栖急。

万里潇湘云雾湿。帘外风声,疑是吹芦荻。

肠断梅花和泪泣。还惊夜半高楼笛。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