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无客不思家,我到清明思转加。
嫩绿又开新柳眼,娇红不是旧桃花。
半生遗恨空流水,三尺孤坟自落霞。
欲寄悽凉眼前泪,想应流不到天涯。
清明无客不思家,我到清明思转加。
嫩绿又开新柳眼,娇红不是旧桃花。
半生遗恨空流水,三尺孤坟自落霞。
欲寄悽凉眼前泪,想应流不到天涯。
这首《清明有感》由明代诗人陈繗所作,通过清明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清明无客不思家”,点明了清明时节人们普遍思念家乡的情感,无论是远行的游子还是在故乡的人们,心中都充满了对家的深深眷恋。接下来,“我到清明思转加”一句,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强调了诗人自己在清明时节思念之情的愈发强烈。
“嫩绿又开新柳眼,娇红不是旧桃花”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新绿的柳叶和娇艳的桃花,象征着生命的新生与美好,同时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哀愁与失落。新与旧的对比,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半生遗恨空流水,三尺孤坟自落霞”两句,将个人的悲痛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用流水的空虚比喻人生的遗憾,用孤坟与落霞象征逝去亲人的孤独与凄美。这里既有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欲寄悽凉眼前泪,想应流不到天涯”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的哀伤之情,却只能化为泪水,但这些泪水似乎也无法跨越遥远的距离,传达给远方的亲人。这一句既是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也是对生命无常、人间离别之苦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清明有感》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烟霞痼疾自年龄,冷落江城处士星。
松下茶烟青幂幂,竹间碁韵子丁丁。
林泉雅许幽人往,猿鹤应羞俗驾经。
沽洒抱琴还有约,要看桂子月中零。
剩欲从公朝暮间,一溪留我未容还。
极思谈笑三秋隔,相望林泉数里间。
诗绝一时同郑老,书堂终日憩何山。
报来定有吴门信,快矣黄嘉明月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