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浦东边月影斜,相思何处问琵琶。
别时折是章台柳,梦里歌为玉树花。
万里客魂销绿鬓,几回幽恨寄红牙。
遥知香骨怀人瘦,宽尽春风系臂纱。
淮浦东边月影斜,相思何处问琵琶。
别时折是章台柳,梦里歌为玉树花。
万里客魂销绿鬓,几回幽恨寄红牙。
遥知香骨怀人瘦,宽尽春风系臂纱。
这首诗以淮阴舟夜为背景,抒发了对远方歌姬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淮浦东边月影斜”描绘出夜晚舟行于淮河之上的静谧景象,月光斜照,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相思何处问琵琶”一句,将相思之情寄托于琵琶声中,仿佛通过音乐能跨越时空,传达诗人的情感。
“别时折是章台柳,梦里歌为玉树花”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分别以折柳和玉树花来表达离别之痛和梦中相聚的美好。折柳常与送别相关联,而玉树花则寓意着高洁与美好,这两句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万里客魂销绿鬓,几回幽恨寄红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诗人感叹自己漂泊在外,岁月流逝,容颜渐老,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忧伤。而“幽恨”则表达了对无法实现的相聚愿望的深深遗憾。“红牙”可能指乐器或舞动的红绸,暗示了诗人通过音乐或舞蹈寄托自己的情感。
最后,“遥知香骨怀人瘦,宽尽春风系臂纱”两句,以想象中的歌姬形象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思念。即使相隔万里,诗人也能感受到她因思念而消瘦的身躯,以及春风中轻轻系在手臂上的纱巾,似乎也在诉说着分离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歌姬的深情思念,以及对人生离合、时光流转的感慨。
山林气萧瑟,飒爽凉飙起。
缅怀沧洲趣,迢迢隔秋水。
衰容日益枯,短发还自理。
素怀玉壶冰,敢谓冻连底。
昔玷蓬莱班,忝紬金匮史。
出入承明庐,遨翔彩云里。
夹座侍宸旒,帘开宫扇启。
九成凤鸣韶,两观雉层垒。
高步接夔龙,倾心竭蝼蚁。
抱疾困沉绵,归来竟如此。
服食求金丹,神仙渺何许。
诛茆傍江郭,修竹映清渚。
窗含梧叶风,坐对芭蕉雨。
虽非诸葛庐,颇似苏公圃。
蛩响悲早秋,蝉声咽残暑。
司空即王官,六一思颍汝。
玉笥白云深,矫首瞻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