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恨不高,望远恨不见。
不见远征人,但见青山晚。
今岁雁空回,明年燕又来。
燕雁无凭讯,何用上高台。
登高恨不高,望远恨不见。
不见远征人,但见青山晚。
今岁雁空回,明年燕又来。
燕雁无凭讯,何用上高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登高恨不高,望远恨不见"表达了诗人登上高处希望看到更远的地方,寻找心中所牵挂的人,但终究看不到。这份渴望和落空的感觉,使得诗人感到无比的孤寂。
接下来的"不见远征人,但见青山晚"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远征之人音信全无,只有眼前的青山在暮色中渐渐沉默,显得更加冷清和孤独。
"今岁雁空回,明年燕又来"这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每年的候鸟都有定时的归去,而人间的分别却无从打听。"燕雁无凭讯"意味着这些飞鸟无法带来任何关于远方亲人的消息。
最后"何用上高台"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登高望远行为的自嘲,既然无法得知远方亲人的信息,那么再高的平台又有什么用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时光变迁的感叹,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愁和对亲人思念之情。
冻雨萧骚雪复作,老树荒云冰满壑。
穷冬日日南极昏,杀气时时北风恶。
此时高楼望八荒,一色山川共城郭。
岂无渔艇在江湖,稍有人烟辨墟落。
村中人少虎狼多,野外草深禾黍薄。
春雷何处起潜蛟,寒霰空庭噪饥雀。
玉堂供奉高昌公,走马居庸度沙漠。
归来茅屋卧青毡,脩竹清风动寥廓。
时危安得屡促席,坐对高寒宜晚酌。
长林惨惨烟水空,时有飞来双白鹤。
送君上京师,怀君来武夷。
黄花开口向我笑,不肯握手趋东篱。
草堂正在蓝涧底,年年风雨花如此。
架上残编落蠹鱼,尊中浊酒轧浮蚁。
期君逾月君不来,日日鞍马驱尘埃。
军符侯印生白发,石田茆屋荒苍苔。
世上功名休便得,有子况能传父职。
倘入庐山访社莲,为报陶潜久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