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林塘静,伊游获吾初。
壮心逐风景,遂与功名疏。
兰幽人不锄,云閒空捲舒。
日出林鸟鸣,东轩恣睢徐。
绻然陶一觞,摘此园中蔬。
世味非所希,我怀日悠虚。
缅想采芝翁,时以慰居诸。
爱此林塘静,伊游获吾初。
壮心逐风景,遂与功名疏。
兰幽人不锄,云閒空捲舒。
日出林鸟鸣,东轩恣睢徐。
绻然陶一觞,摘此园中蔬。
世味非所希,我怀日悠虚。
缅想采芝翁,时以慰居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爱此林塘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深喜爱和宁静的渴望。接着,“伊游获吾初”可能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最初的自我。
“壮心逐风景,遂与功名疏。”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选择。他曾经拥有雄心壮志,但最终选择了与世俗的功名利禄保持距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兰幽人不锄,云閒空捲舒。”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兰花的幽香与无人打理的状态,以及云彩的自由自在,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日出林鸟鸣,东轩恣睢徐。”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宁静画面,太阳升起,林间鸟鸣,诗人悠闲地在东轩中度过时光,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享受。
“绻然陶一觞,摘此园中蔬。”诗人自斟一杯酒,采摘园中的蔬菜,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过着一种简朴而满足的生活。
“世味非所希,我怀日悠虚。”诗人表示对世俗的滋味并不追求,他的内心日益空灵,充满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缅想采芝翁,时以慰居诸。”最后两句提到采芝翁,可能是一个隐士或高人的形象,诗人通过缅想这样的生活,来慰藉自己,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精神状态。
湖近草侵庭,秋来道兴生。
寒潮添井味,远漏带松声。
放卷听泉坐,寻僧踏雪行。
何年各无事,高论宿青城。
山寒叶满衣,孤鹤偶清羸。
已在云房老,休为内殿期。
岚昏声磬早,果熟唤猿迟。
未得终高论,明朝更别离。
岂易访仙踪,云萝千万重。
他年来卜隐,此景愿相容。
乱水林中路,深山雪里钟。
见君琴酒乐,回首兴何慵。
为郡东吴秪饮冰,琐闱频降凤书徵。
随行已有朱衣吏,伴直多招紫阁僧。
窗下调琴鸣远水,帘前睡鹤背秋灯。
苇陂竹坞情无限,闲话毗陵问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