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崔中丞北斋》
《题崔中丞北斋》全文
唐 / 郑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湖近草侵庭,秋来道兴生。

寒潮添井味,远漏带松声。

放卷听泉坐,寻僧踏雪行。

何年各无事,高论宿青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īzhōngchéngběizhāi
táng / zhèngcháo

jìncǎoqīntíngqiūláidàoxīngshēng
háncháotiānjǐngwèiyuǎnlòudàisōngshēng

fàngjuàntīngquánzuòxúnsēngxuěxíng
niánshìgāolùn宿qīngchéng

翻译
湖边草地渐渐蔓延到庭院,秋天来临,我心中对道的兴趣油然而生。
寒冷的潮水带来了井水特有的味道,远处的钟声伴随着松林的低语。
我摊开书卷,静坐聆听泉水声,踏着雪花寻找僧人交谈。
何时我们都能无忧无虑,一起在青城山中畅谈高深的见解。
注释
湖近:湖边靠近。
草侵庭:草地侵入庭院。
秋来:秋季来临。
道兴生:对道的兴趣产生。
寒潮:寒冷的潮汐。
添井味:增加井水的味道。
远漏:远处的报时钟声。
带松声:带有松林的声音。
放卷:展开书卷。
听泉坐:静坐听泉。
寻僧:寻找僧侣。
踏雪行:踏雪前行。
何年:何时。
各无事:各自没有烦忧。
高论:深入的讨论。
宿青城:在青城山过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湖近草侵庭,秋来道兴生”写出了湖水附近的草木渐渐蔓延至庭院,秋天到来时自然之道更加生机勃勃,这里“道”指的是自然界的规律和诗人内心的寄托。接下来的“寒潮添井味,远漏带松声”则是描写了清晨的井水因寒冷而更具韵味,远处的滴水声与松林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中间两句“放卷听泉坐,寻僧踏雪行”展示了诗人放下书卷,与泉水为伴,或是在寻找隐居的僧侣时踩过积雪的场景,这些都是诗人追求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何年各无事,高论宿青城”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遗迹的怀念和探讨,这里的“高论”可能是指在高处或高阁中与友人讨论古今之事,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的学术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郑巢
朝代:唐

郑巢,[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间,举进士。姚合为杭州刺史,巢献诗游其门馆。合颇奖重,凡登览燕集,巢常在侧。后不仕而终。巢著有诗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东门吟

西山夜生一片月,御苑荷香益清发。

东门街鼓断人行,草色随风上城阙。

旅客思家对月明,远望平林秋雁声。

几回梦里绕归兴,争奈风沙捲北平。

(0)

杨白花

杨白花,随风飞。

青春渐老胡不归,化为浮萍将安依。

美人联臂歌未歇,宫树乌啼冷秋月。

(0)

华黍五首·其二

彼华者黍,彼实者麦。时和岁丰,囷盈仓积。

(0)

白华五首·其四

嗟彼白华,莹然如雪。

君子立身,清清絜絜,庶无玷缺。

(0)

秋雁

北来征雁下寒塘,水食沙眠足稻粱。

不寄行人一封信,却因何事到衡阳。

(0)

八禽言·其三

泥滑滑,泥滑滑,暮雨萧萧暝云结。

苦竹冈头虎迹新,黄蒿城外人踪绝。

仆夫股栗步莫前,瘦马凌兢愁仆蹶。

泥滑滑,何时乾,出门咫尺行路难。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