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十年旧,其如离别何。
宦游邻故国,归梦是沧波。
京口青山远,金陵芳草多。
云帆晓容裔,江日昼清和。
县郭舟人饮,津亭渔者歌。
茅山有仙洞,羡尔再经过。
与子十年旧,其如离别何。
宦游邻故国,归梦是沧波。
京口青山远,金陵芳草多。
云帆晓容裔,江日昼清和。
县郭舟人饮,津亭渔者歌。
茅山有仙洞,羡尔再经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送刘主簿归金坛》,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故土的深厚感情。诗中“与子十年旧,其如离别何”两句,表明了诗人与被送别的人已有十年的交情,而离别之痛,如同刀割一般难以忍受。
“宦游邻故国,归梦是沧波”则写出了诗人在外漂泊、游历他乡时,常思念自己的故土,甚至在梦中也希望能够回到那片滔滔的江水(沧波)之旁。
“京口青山远,金陵芳草多”描述了诗人对刘主簿即将到达的目的地——金坛的景色有着深刻的印象。京口指的是长江与秦淮河交汇处,金陵则是南京的古称,这里青山远阔、芳草如织,充满了生机与美丽。
“云帆晓容裔,江日昼清和”描绘了一幅早晨帆船在轻柔的云雾中缓缓前行,阳光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营造出一片宁静与和谐的景象。
“县郭舟人饮,津亭渔者歌”则转换了场景,写到岸边的县城里有人在船上饮酒作乐,而水中的渔夫也随之高声歌唱,渲染出一幅热闹而生动的画面。
最后,“茅山有仙洞,羡尔再经过”表达了诗人对神秘的茅山及其中传说中的仙洞充满向往,希望刘主簿能够再次途经此地,以便亲临其境,领略那份超凡脱俗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当年曲江燕,并醉西湖舟。
芳梦故依然,落花水空流。
今晨定何朝,联裾此夷犹。
暄风不惊波,小泊琵琶洲。
无人度新音,松声澹萧飕。
却回羽人观,复为瑶琴留。
俯仰信多感,逍遥且忘忧。
幸无商人船,唤起青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