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
《梦》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世间维有梦,可以识吾心。

见闻铄觉知,动止久非真。

譬如镜里像,万状无疏亲。

中宵悬崇台,形影安所陈。

忽当炬与日,始悟光生尘。

梦中境何从,只是床上人。

觉知不及谋,一息成古今。

寸心岂出入,翕辟谁为因。

登高揽八方,邈然散遐襟。

所见皆人外,海岳摇参辰。

驰目不能返,焉知吾有身。

(0)
鉴赏

这首诗以梦境为引子,深入探讨了心灵与现实、自我认知与外界感知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世间维有梦,可以识吾心”开篇,指出梦境是理解内心世界的窗口。接着,“见闻铄觉知,动止久非真”,表达了对日常感知和行为的怀疑,认为它们可能并非真实反映自我。

“譬如镜里像,万状无疏亲”,将梦境比作镜子中的影像,强调梦境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但又不完全相同。诗人进一步阐述,夜晚的梦境如同悬在空中的崇台,形影分离,难以寻觅其所在。

“忽当炬与日,始悟光生尘”,暗示在醒来的瞬间,意识到梦境中的光(象征着幻象)终归会化为尘埃,揭示了梦境的本质。诗人接着追问:“梦中境何从,只是床上人”,质疑梦境的来源,指出梦境中的主体不过是床上的自己。

“觉知不及谋,一息成古今”,表达了觉醒时的恍惚感,仿佛一瞬之间经历了从古至今的变化。诗人继续思考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寸心岂出入,翕辟谁为因”,提出心灵的活动是否自有其规律,还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最后,“登高揽八方,邈然散遐襟”,诗人想象自己站在高处,俯瞰广阔的世界,心灵得到了释放。他感慨于所见之景皆超脱于世俗之外,海岳摇动,星辰闪烁,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宏大视野。

“驰目不能返,焉知吾有身”,表达了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反思,似乎在问:在如此广阔的宇宙面前,我究竟是谁?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探索,引导读者思考自我认知、现实与虚幻、心灵与宇宙之间的深刻联系。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挽袁莲辉炽

白社同游,壁上旧题犹满眼;

紫琅重到,轩前新绿已销魂。

(0)

挽彭玉麟联

延我课文孙,二三子雁序从游,侍座九年惭记问;

褒公隆圣主,十数行鸾书慰恤,易名两字备荣哀。

(0)

挽刘玉堂等联

男儿当马革裹尸,自惭亡命十年,幸头颅无恙;

建虏犹燕巢在幕,惨闻苦战七日,剩血肉相抟。

(0)

挽郭嵩焘联

读万卷书,献万言策,最苦是孤忠谋国,辑志招携,海外重皇华,持节驾富郑公苏黄门而上;

立三不朽,备三达尊,所难者振拔单寒,奖掖后进,泰山失梁木,感怀在宋宣城潘骑省之间。

(0)

挽曾国荃联

遗爱遍大江南北,干戈衽席,复睹升平,历稽将相功名,公望自当齐太傅;

元勋系薄海安危,谈笑指挥,咸资坐镇,若论光仪亲炙,我生差似胜东坡。

(0)

集唐人宫词联

扇裁月魄羞难掩;灯涩秋光静不眠。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