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问山名识山姓,张山若个张君命。
未见留侯松子游,今看仲蔚蓬蒿盛。
蓬蒿萧萧秋满山,长松之下水潺潺。
愿君姓名皆不著,杖屦因君忘往还。
偶问山名识山姓,张山若个张君命。
未见留侯松子游,今看仲蔚蓬蒿盛。
蓬蒿萧萧秋满山,长松之下水潺潺。
愿君姓名皆不著,杖屦因君忘往还。
这首《张山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偶问山名识山姓”,以偶然的询问引出对山的探索与认识,仿佛在探寻未知的奥秘。接着“张山若个张君命”一句,巧妙地将山名与人的名字联系起来,暗示山与人之间的某种神秘关联,为后续的描述埋下伏笔。
“未见留侯松子游,今看仲蔚蓬蒿盛。”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提到历史上的留侯与松子,他们都是隐居山林的高士,后句则描绘了当前山中蓬蒿茂盛的景象,似乎在暗示山林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蓬蒿萧萧秋满山,长松之下水潺潺。”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蓬蒿在秋风中摇曳,长松之下溪水潺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跃然纸上。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愿君姓名皆不著,杖屦因君忘往还。”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山林融为一体,忘记尘世的纷扰,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的愿望。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张山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商籁出西昴,万绿扫如雨。
至泬接明澥,流爽布层宇。
乃知刊其靡,淳闷始还古。
元龙根夙慧,入劫阅愁苦。
晚悔得坚定,守道绝龃龉。
词绮谢青兕,神超秉元麈。
太华悬明蝫,瑶琴倚松抚。
采芝有仙客,栖灵眇丹侣。
流声忽中感,凌飙想鸾举。
愿炙云和笙,相偕奏大吕。
子都不受妖夫怜,平原公子佳翩翩。
嗣宗咏怀感丑老,焉知仲武殇妙年?
洞精矘眄谁氏子,㥏墨为人不如死。
十年虱处容华彫,春风百拂难重娇。
春风吹花复吹柳,昔日儿童今日叟。
柳枝窅袅花珑璁,他年老叟今年童。
及时行乐望彼美,望之不见心忡忡。
暂眠良自佳,梦犹抱江鹜。
颇惊芦荻声,萧萧动窗竹。
儿来踞床后,以手捶我足。
自言读毛诗,近可国风熟。
阿妹同病妻,并镜理膏沐。
还看阿弟痴,颠倒检书簏。
清流多佳泉,胡使出山浊?
高鸿防铩罗,梁燕谢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