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
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
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
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
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
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冰水循环变换的描述,引申出生死相继的哲理。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冰与水的转化比喻为生命中生与死的必然过程,以此表达了对生命轮回的一种超脱和接受的态度。
诗中的“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两句直接提出主题,即通过冰水来比喻生与死。接着,“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具体描绘了冰水转化的过程,这是自然界中常见而又神奇的一种现象。
然后,“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两句将这种自然规律引申到生命的层面,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观点,即生命和死亡如同冰水一般,是不可抗拒且必然发生的循环过程。
最后,“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哲理,指出在自然界中,冰与水并不存在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同样,生命中的生与死也不应被看作是对立和冲突的,而应该接受并欣赏其间的和谐与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观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真理,即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没有绝对的生与死,只有不断的循环。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颇为常见,如道家讲求顺应自然,这首诗正是这一思想的美妙表达。
龙鹤在吾西,昔年班荆处。
乃今五斗米,絷之不得去。
冬夜那何晨,斜河耿高树。
怕放红楼目,浮云断复连。
远看壶聚拓,近眎室如县。
耿耿自许国,悠悠谁讯天。
天心那可识,拄颊看晴川。
乾坤包万有,纳纳百囊罟。
人位乎两间,利与害为御。
一气贯四时,五风偕十雨。
神龙以为畜,扰御不予侮。
河有背负图,庭无漦流女。
义理之不明,人情自疑沮。
范围吾职分,往往吾违拒。
同室操戈鋋,一身隔肺俯。
帝王豢龙意,弃置那复取。
四灵非不灵,有不得其所。
生息之相吹,古今镇如许。
古人体天意,万物我其主。
虫莫知於龙,拊循如士伍。
今何故无人,亦足验胸府。
声和凤来仪,心平辔如组,矧伊人中瑞,治乱係嘿语。
欲入而闭门,谁出不由户。
兹事阙人心,作诗附农圃。
山堂有何观,四时互兴歇。
万物随天根,东生复西灭。
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
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