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昏篷漏单衣凉,初觉淅淅渐浪浪,独坐低头思故乡。
风能助云风欲语,行人休怨暂时阻,昨日岸傍农祷雨。
灯昏篷漏单衣凉,初觉淅淅渐浪浪,独坐低头思故乡。
风能助云风欲语,行人休怨暂时阻,昨日岸傍农祷雨。
这首诗描绘了风雨之夜泊于樵舍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乡愁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首句“灯昏篷漏单衣凉”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环境的凄冷与诗人内心的孤寂,昏暗的灯光、漏水的篷顶和单薄的衣服共同营造了一种寒意入骨的氛围。接下来,“初觉淅淅渐浪浪”通过声音的变化,从轻微的雨声逐渐转为密集的雨滴声,生动地展现了雨势的增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情绪的逐渐加重。
“独坐低头思故乡”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孤独的他独自坐着,低着头沉思,思念起远方的家乡。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乡愁。
后半部分,“风能助云风欲语”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风似乎在帮助云朵说话,表达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对话。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行人休怨暂时阻”则是一种劝慰,提醒那些因风雨而受阻的行人们不要抱怨短暂的阻碍,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昨日岸傍农祷雨”以农夫祈求雨水的场景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风雨,又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之夜时的孤独、乡愁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