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宅三辅,遨游遍南都。
南都繁华地,郁郁帝王居。
朱宫夹驰道,丹阙俯清渠。
东眺金张第,西瞻许史庐。
南邻击钟鼓,北里鸣匏竽。
平明朝谒散,幰盖溢亨衢。
日夕未能止,鸡鸣复来趋。
贪夫徇财贿,烈士贵名誉。
今我谅何苦,坎坷独忧虞。
世代宅三辅,遨游遍南都。
南都繁华地,郁郁帝王居。
朱宫夹驰道,丹阙俯清渠。
东眺金张第,西瞻许史庐。
南邻击钟鼓,北里鸣匏竽。
平明朝谒散,幰盖溢亨衢。
日夕未能止,鸡鸣复来趋。
贪夫徇财贿,烈士贵名誉。
今我谅何苦,坎坷独忧虞。
这首《杂诗》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描绘了京城繁华景象与人物百态。诗中以“世代宅三辅,遨游遍南都”开篇,点明了地点为京城,即长安或洛阳,古代的京师之地。接着,“南都繁华地,郁郁帝王居”进一步强调了京城的繁华与帝王的居所,营造出一种威严而富丽堂皇的氛围。
“朱宫夹驰道,丹阙俯清渠”两句,通过“朱宫”、“丹阙”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皇宫的壮丽与庄严,而“驰道”与“清渠”的对比,则展现了京城道路的宽阔与水系的清澈,体现了城市的规划与治理之精良。
“东眺金张第,西瞻许史庐”则转向对贵族府邸的描写,金张、许史均为汉代显赫家族,此处借指京城内的权贵之家,通过“东”、“西”的方位词,展现出京城内权贵分布之广,以及社会等级的森严。
“南邻击钟鼓,北里鸣匏竽”两句,生动描绘了京城内不同阶层的生活场景,南邻富贵人家击钟鼓以示尊贵,北里平民则吹奏匏竽以自娱,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鲜明的阶级差异。
“平明朝谒散,幰盖溢亨衢”描述了早朝结束后,官员们驾车返回,街道上车马喧嚣的景象,体现了官场的繁忙与秩序。
“日夕未能止,鸡鸣复来趋”则表达了忙碌与紧张的生活节奏,从清晨到夜晚,人们始终处于忙碌之中,鸡鸣时分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生活节奏紧凑而有序。
最后,“贪夫徇财贿,烈士贵名誉”两句,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贪图财利者不惜手段获取财富,而忠贞之士则重视名誉与节操,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价值观的思考和评价。
“今我谅何苦,坎坷独忧虞”则是诗人自我的感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感到忧虑和困扰,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杂诗》通过对京城繁华景象和人物百态的描绘,展现了明代京城的风貌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冻色沈万象,晴巅露皑皑。
通宵月观梦,梦破东风来。
小立值芳气,微寻见寒胚。
我病亦呼客,沙边久徘徊。
恍然惊老眼,一枝印清杯。
应知尘意尽,故向癯儒开。
谪仙爱逃禅,兹心政难灰。
觇新不待晨,烧烛寒岩隈。
草木有含章,发挥要天才。
赖公管领春,笔端起潜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