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令全提,无在不在。簸箕有唇,洞庭无盖。
若作奇特商量,入地狱如箭射。
不作奇特商量,入地狱如箭射。
正令全提,无在不在。簸箕有唇,洞庭无盖。
若作奇特商量,入地狱如箭射。
不作奇特商量,入地狱如箭射。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偈颂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正令全提,无在不在",意指一切事物都在佛法的规范和引导之下,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簸箕有唇,洞庭无盖",运用比喻,簸箕虽小却有边缘,象征着事物看似有限,实则包含无限;洞庭湖广阔无垠,暗示宇宙的广大无边。接下来两句"若作奇特商量,入地狱如箭射",警告人们如果执着于奇特的想法或争论,就会陷入烦恼的深渊,如同箭矢迅速坠落。最后"不作奇特商量,入地狱如箭射",再次强调了放弃执着,才能避免落入困境。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对比,传达出禅宗的核心理念——放下执着,顺应自然,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种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表达方式,体现了禅宗诗歌的独特魅力。
宝公禁锁寻常事,形如聚墨非实然。
潜庵去眼十五白,再见敬仰加拳拳。
黄龙今代南阳老,而公不减真耽源。
眉须俱荒气深稳,幻灭都尽光浑圆。
公登八十我才半,道义乃尔相忘年。
西山无时渡漳水,洞壑俨在眉目前。
祝公勿学亮座主,兴来径往呼不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