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州阅江楼》
《端州阅江楼》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古风

牂牁之江千里来,羚羊峡口一线开。

长波鼓荡气不泄,沙边吼怒成风雷。

五月六月西潦至,端州古城昼常闭。

即今水落洲渚高,急流尚作奔扬势。

谁飞杰构临江隈,下有孤石名嵩台。

崇基峥嵘山岳立,古榕诘屈蛟螭回。

百道文窗浮木末,四楼角立何轩豁。

曲阁周流复道长,高廊四注空阶阔。

犹忆登楼发尚髫,楼前亲见海龙朝。

万乘旌旗屯北郭,千官车马聚寒潮。

二十年来重系舸,泪滴阑干独愁我。

白云飞尽苍梧深,满目寒山日西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州阅江楼的壮丽景象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句“牂牁之江千里来,羚羊峡口一线开”,以牂牁江的浩渺与羚羊峡的狭窄对比,展现了江水的磅礴气势。接着“长波鼓荡气不泄,沙边吼怒成风雷”两句,通过波浪的鼓荡和沙岸的吼声,生动地描绘了江面的动态美,仿佛能听到风雷般的轰鸣。

“五月六月西潦至,端州古城昼常闭”描述了洪水季节的到来,使得端州古城在白天也常常关闭,突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而“即今水落洲渚高,急流尚作奔扬势”则展示了洪水退去后,江水依然保持其奔腾之势,展现了水的坚韧与活力。

接下来,“谁飞杰构临江隈,下有孤石名嵩台”两句,转向对阅江楼的描写,点出其位置于江边,下方有名为嵩台的孤石。随后,“崇基峥嵘山岳立,古榕诘屈蛟螭回”描绘了阅江楼的雄伟与周围环境的生动,山岳般的基座,弯曲的古榕树仿佛蛟龙盘绕。

“百道文窗浮木末,四楼角立何轩豁”表现了楼内结构的复杂与开阔,百道文窗映照着树木的顶端,四角的高楼显得格外宽敞明亮。最后,“曲阁周流复道长,高廊四注空阶阔”进一步描绘了楼内的空间布局,曲折的走廊、复式的通道以及宽阔的高廊,展现了建筑的精巧与宏伟。

“犹忆登楼发尚髫,楼前亲见海龙朝。万乘旌旗屯北郭,千官车马聚寒潮”回忆了作者年轻时登楼的情景,以及楼前壮观的景象,那时皇帝的仪仗队驻扎在北郭,官员们的车辆聚集在寒冷的潮水中。这不仅体现了阅江楼的历史地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二十年来重系舸,泪滴阑干独愁我”表达了作者二十年后再次回到这里的心情,泪水滑落在栏杆上,独自一人感到忧愁。这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白云飞尽苍梧深,满目寒山日西堕”以白云散尽、苍梧深远、满眼寒山、夕阳西下的景象,收束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端州阅江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历史文化的深厚,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登修文署中双桂亭

绕郭寒烟与树平,身先鸿雁作南征。

山川雨后翻新洁,天地秋来变老成。

疑事难从千古问,奇才不择九州生。

微闻已奏滇池凯,投笔何人万里行。

(0)

准阴鹳鹤楼题壁·其二

台树笙歌尚广陵,和戎故智恃金缯。

但期弱肉能驯虎,不信愁眸未化鹰。

白首元戎抛甲仗,青衿胄子泣刀绳。

蜀冈梅岭行营地,欲赋《芜城》百感增。

(0)

自沪州东归

岷山远夹双江流,奇秀直到江阳收。

岂无扁舟溯江上,凌云载酒思一游。

治平寺中塔铃语,风雨夜合南山头。

闭门一月病难出,更有人事催归舟。

思奇好异要有数,天不假汝空强求。

吾生去留缘作主,不必水有蛟龙山有虎。

故园得归姑早归,莫恋寒镫卧秋雨。

舟人鸣钲呼晓发,汉嘉西望重云结。

空江濛濛鸡一鸣,好在峨眉半轮月。

(0)

眉州道中望峨眉山

平生雅识看山趣,十丈红尘苦缚住。

峨眉山下宦经年,未到峨眉最高处。

朅来仍走眉州道,山容如旧人容老。

山神怜我梦魂劳,特开一角浮云晓。

初如旭日悬层光,金轮五色阳乌翔。

继疑蜃气现楼阁,玉女面面开晴窗。

我欲从之朝帝阙,天门轶荡群仙揖。

左驾青虬石凤皇,半途横被罡风折。

纱縠溪流纱觳纹,苏家故宅今犹存。

独惜坡公富笠屐,黄州雨雪登州云。

判杭知颍琼儋谪,海外犹留鸿爪迹。

咫尺家山竟未登,千古峨眉笑岑寂。

乃知山水平生缘,一游一览非偶然。

公如魂魄犹恋此,与公芒鞋竹杖跻其巅。

(0)

过紫柏山谒留侯祠·其一

出处犹龙不可思,神仙弟子帝王师。

那知阅历深沈处,都在长安大索时。

(0)

落木

落木竟无边,萧萧客馆前。

壮心悲落日,乡思逼残年。

寒鹊喧枯树,霜鸿唳远天。

几茎添白发,揽镜一凄然。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