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原知万事轻,无心宁复起心兵。
花时啼鸟非常乐,雨后晴窗分外明。
半上帘钩悬海色,小安茶鼎引松声。
眼前已是羲皇世,只要先生了死生。
学道原知万事轻,无心宁复起心兵。
花时啼鸟非常乐,雨后晴窗分外明。
半上帘钩悬海色,小安茶鼎引松声。
眼前已是羲皇世,只要先生了死生。
这首诗名为《学道》,作者陈曾寿是清末近现代初年的诗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修道的理解和追求。首句“学道原知万事轻”揭示了诗人认识到修行可以使人看淡世间纷扰,万事如浮云。第二句“无心宁复起心兵”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放下,即使面对诱惑或挑战,也能保持不动摇。
接下来两句“花时啼鸟非常乐,雨后晴窗分外明”,通过描绘春日花开、鸟语花香以及雨后天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诗人借此表达心境的愉悦和洞察力的提升。
“半上帘钩悬海色,小安茶鼎引松声”描绘了诗人静坐品茗,聆听松涛的场景,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两句“眼前已是羲皇世,只要先生了死生”,诗人将自己所处的世界比喻为理想中的无争时代——羲皇上古,表达了对超脱生死、达到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境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领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