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三》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三》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扇开青雉两相宜,玉斧分行虎旅随。

紫气氤氲浮象魏,彤光缥缈上罘罳。

幸依日月瞻龙衮,偶际风云集凤池。

零落江湖俦侣散,白头心事许谁知。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宏大的宫廷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宫廷的庄严与神秘。首句“扇开青雉两相宜”,运用象征手法,青雉扇开,寓意着权力与秩序的展开,营造出一种威严而和谐的氛围。接着,“玉斧分行虎旅随”一句,通过玉斧与虎旅的并列,展现了宫廷仪仗的庄重与威武,仿佛是权力的象征在引领着秩序的行进。

“紫气氤氲浮象魏,彤光缥缈上罘罳”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的神圣与神秘。紫气与彤光的交织,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更赋予了场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象魏和罘罳作为古代宫殿的标志性建筑,在诗中被赋予了神圣的光辉,仿佛是连接人间与神界的桥梁。

“幸依日月瞻龙衮,偶际风云集凤池”则表达了诗人对权力与荣耀的向往与谦卑。日月、龙衮、风云、凤池等元素的运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权力的敬畏,也体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诗人似乎在说,自己有幸能够仰望权力的象征,与风云共舞,但同时也意识到这一切的偶然性与不可预知性。

最后,“零落江湖俦侣散,白头心事许谁知”两句,诗人转而抒发了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与孤独感。江湖俦侣的零落,白发苍苍的自己,面对着无尽的岁月与未知的命运,心中所想,或许只有自己知晓。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权力与荣耀的向往,也有对友情与孤独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阌乡秋夜

枕簟凉生秋夜清,风吹庭树动秋声。

碧空万里湛如水,月色满天窗外明。

孤馆萧萧静如许,何处残砧闻数杵。

风情月思共撩人,一种幽怀对谁语。

(0)

进贤道中有怀

停车徙倚倦逢迎,去路悠悠趁晓晴。

霜滑危桥惊马足,月明孤枕候鸡声。

丝纶简付今时迈,耳目叨居古里行。

知己相逢重相祝,风霜台上务宽平。

(0)

舟次钱塘写怀

高堂违色养,薄宦滞功名。

几载归闽梦,今朝到越程。

山环晴见喜,涛怒夜闻惊。

此际倚闾望,应思中路征。

(0)

独石道中遇雪

历遍穷边万仞山,南人底耐北风寒。

雪花似与人相识,故故飞来扑马鞍。

(0)

春日饮李寿州家席上作

春日开春酒,主宾共酌之。

三人俱老境,一会是佳期。

明岁知谁健,浮生亦可悲。

此时如不饮,桃李笑人痴。

(0)

书怀

客中羞对镜,老去动悲惊。

白发虽公道,流光也薄情。

名虚何足尚,命拙不须评。

无限心头事,良工写不成。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