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郁郁常居住,去自萧然。归亦安便。
且作移家葛稚川。人生到处堪留恋,琴写篱边。
鸟和林间。只羡清闲不羡仙。
安能郁郁常居住,去自萧然。归亦安便。
且作移家葛稚川。人生到处堪留恋,琴写篱边。
鸟和林间。只羡清闲不羡仙。
这首《采桑子·移居留溪》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高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安能郁郁常居住,去自萧然",诗人不愿沉闷于尘世,选择潇洒离去,心境淡泊。"归亦安便",回家后感到自在舒适。他将自己比作东晋隐士葛洪,寓居溪边,过着简静的生活。
"人生到处堪留恋,琴写篱边",诗人感叹世间美景处处值得留连,而他更愿意在悠扬的琴声中度过时光,与自然和谐共处。"鸟和林间",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鸟儿在树林间自由飞翔,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最后两句"只羡清闲不羡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深深向往,胜过追求仙道的虚无缥缈,流露出对平凡人间清福的满足和珍视。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人生天地间,同一幻泡影。
偶然相值过,便有人与境。
那知两皆漫,直寄弹指顷。
古来贤达士,物我均土梗。
程侯东南俊,少日忠义秉。
周旋正色地,四海惮严冷。
立朝二十年,愤世欲生瘿。
班虽近日月,志则在箕颍。
中年拂衣归,绝意向钟鼎。
泽幽成小筑,胜会已独领。
清寒挹湍濑,秀色揽诸岭。
聊将不羁身,对此无阏景。
回首浯溪老,便觉加数等。
从渠春风颠,那得到古井。
高词出胸臆,妙处如灌顶。
读罢眷樊笼,悠然发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