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秉常南安见寄》
《得秉常南安见寄》全文
明 / 张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句封来梅岭外,看花人坐草庵前。

昔年兄弟今分路,万里风波独泛船。

伏枕觉还灯寂寂,伤心秋更雨连连。

竿头点检丝纶在,乘月还来钓海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诩在明时期,面对友人从梅岭之外寄来的诗句,内心涌动的情感与思绪。首联“和句封来梅岭外,看花人坐草庵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友人的诗句如同春日的花朵,在远方的梅岭之外静静绽放;而诗人则独自坐在草庵之前,凝视着这些文字,仿佛与远方的友人心灵相通。

颔联“昔年兄弟今分路,万里风波独泛船”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兄弟情谊的怀念以及如今分别后的感慨。昔日并肩作战、共同成长的兄弟如今各自踏上不同的道路,犹如行舟于万里的风浪之中,孤独地航行。这不仅是对现实境遇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

颈联“伏枕觉还灯寂寂,伤心秋更雨连连”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夜深人静之时,诗人躺在床上,周围只有孤灯相伴,寂静无声,这寂静中蕴含着深深的孤独与哀愁。秋天的连绵细雨,不仅映照着外界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痛。

尾联“竿头点检丝纶在,乘月还来钓海天”则展现了诗人超脱的一面。尽管当前遭遇种种困难与挫折,但诗人并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仿佛在竿头检查着自己的钓鱼工具,准备在月光下再次出海,去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宁静。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孤独与挑战时的复杂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张诩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紫芝山房歌为郑尚书赋

我昔慕幽赏,山水纵奇观。

朝挥海客棹,暮宿山霞关。

武夷群峰白云端,幔亭玉女非人间。

层峦叠嶂去何极,空际轩翥如腾鸾。

双溪夹出绕明镜,百步九折鸣飞湍。

就中紫芝一峰峭,恍惚溪上凝烟鬟。

深林瑶草昼可拾,山人笙鹤无时閒。

紫芝之山不可攀,须知圣世非商颜。

祇应吐祥产奇瑞,煌煌三秀被林峦。

何人卜居此山下,康成子孙世文雅。

朵朵芙蓉镜底青,淙淙瀑布屏间泻。

山寂寂兮山房幽,兰膏烟帐夜埋头。

经史纵横一万卷,天地上下三千秋。

閒寻方外屐,笑掬涧底流。

采芳结瑶佩,濯足歌远游。

苍生海内望安石,谢公不得东山留。

一朝束书谢丘壑,啸咤风雷起寥廓。

石床松月为谁明,清夜徒闻吊猿鹤。

南宫作赋安足奇,大廷对策裨衮衣。

才高万乘屡回顾,承明出入生光辉。

玉骢曾锡天间骑,节钺重烦大藩寄。

小吏兰台识马周,居人渤海怀龚遂。

胜槩相看无处无,烟萝不似故园居。

瞻云几动亲闱念,归思空因托鲤鱼。

尔来中朝属耆旧,廊庙端严亸章绶。

廷尉人传天下平,秩宗名在当时右。

当时之名信可称,回望故山山更青。

晋公绿野久寂寞,白傅匡庐未足荣。

秖今八荒歌太平,三台位列中天明。

功成早晚拂衣去,仙舟九曲能相迎。

此时君当倒却建溪绿,我亦为君歌一曲。

何必相携茹紫芝,四海清风缅高躅。

(0)

秋夜同诸公神乐观玩月

秋临万象空,良夜寂如水。

了然东山月,照影清尊里。

尘踪厌汨没,缅此方悠然。

况有仙坛高,俯瞰区中缘。

坐授紫霞笙,啸引琪林鹤。

参差斗未横,零落露已薄。

朋簪谐夙驩,佳期感二难。

中思拂衣去,永卧烟霞间。

(0)

游清源别后寄温陵田处士

夙性慕玄赏,少年复离群。

囊书不得意,菽水怀亲恩。

请缨卑任侠,点笔徒工文。

腰间脱宝剑,归卧清溪云。

擢歌有时閒,放浪沧海濆。

云水秀孤岛,石壁澄霞纹。

茸茸紫藤花,濯濯敷泉根。

鹤影波上归,龙吟水中闻。

兴来拂瑶轸,兰情洒馀芬。

曲罢划长啸,众籁清衣巾。

夫子弄玉箫,邀予醉琼尊。

红泉看洗药,碧涧思垂纶。

区缘一以说,恍若超埃氛。

别后缅灵境,中夜飞吟魂。

昨梦紫峰岑,月色何纷纷。

清光阻天未,眇怀犹为君。

拒我手中策,拂我衣上尘。

明当营丹砂,去与壶公邻。

(0)

题谢孔昭画山水和邵师圣韵

懒逐诸公入省台,分甘无用老岩隈。

凭君说向清风道,莫放红尘到此来。

(0)

闺怨·其一

枝头花落减春光,游子归期正渺茫。

啼鸟数声惊梦断,一庭芳草又斜阳。

(0)

田园杂兴·其五

草庵新结傍清溪,种得梅花与屋齐。

结实未图调鼎鼐,岁寒聊取作诗题。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