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铁锁贯神鳌,势压西南一柱高。
星象上通吴分野,石犀长镇海波涛。
百灵呵护天枢秘,八索纲维地轴牢。
谁信旌阳千载后,玄都重见种仙桃。
何年铁锁贯神鳌,势压西南一柱高。
星象上通吴分野,石犀长镇海波涛。
百灵呵护天枢秘,八索纲维地轴牢。
谁信旌阳千载后,玄都重见种仙桃。
这首诗描绘了铁柱观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历史底蕴。开篇以“何年铁锁贯神鳌”起笔,巧妙地将铁锁与神鳌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雄伟的氛围,仿佛在讲述一段久远而传奇的故事。接着,“势压西南一柱高”一句,不仅描绘了铁柱观的地理位置之重要,更凸显其在西南地区不可撼动的地位,如同一根支柱般稳如泰山。
“星象上通吴分野,石犀长镇海波涛”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铁柱观与天地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守护作用。星象与石犀的意象,既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也暗示了铁柱观在维护天地平衡中的特殊使命。
“百灵呵护天枢秘,八索纲维地轴牢”则将铁柱观置于更为宏大的宇宙图景之中,强调其在守护天地运行规律、维持宇宙稳定方面的重要角色。这里的“百灵”和“八索”,分别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宇宙的秩序,通过“呵护”与“纲维”的描述,展现出铁柱观在维护自然和谐与宇宙平衡中的神圣职责。
最后,“谁信旌阳千载后,玄都重见种仙桃”以一个问句收尾,既是对历史的遥想,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它暗示了铁柱观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还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奇迹与希望。通过“仙桃”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铁柱观能够继续繁盛、孕育出非凡之事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铁柱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更蕴含了对自然、宇宙以及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