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槐凉雨晓来过,短服新裁试越罗。
长日闭门人事少,清风满榻绿阴多。
退朝只想寻韦曲,投老犹思赋茧窝。
共喜卜居成物色,满怀诗思近如何。
疏槐凉雨晓来过,短服新裁试越罗。
长日闭门人事少,清风满榻绿阴多。
退朝只想寻韦曲,投老犹思赋茧窝。
共喜卜居成物色,满怀诗思近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金幼孜在明朝时期,对新居环境的细腻感受与情感寄托。首句“疏槐凉雨晓来过”,以清晨微凉的雨水和稀疏的槐树,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暗示了新居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接着,“短服新裁试越罗”一句,通过换上新裁剪的轻薄衣物,体验越地丝绸的舒适,进一步展现了对新居生活品质的追求。
“长日闭门人事少,清风满榻绿阴多”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悠闲与自在,长日里闭门谢客,享受着清风拂面、绿荫环绕的宁静时光,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和。
“退朝只想寻韦曲,投老犹思赋茧窝”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退朝后,他渴望回到韦曲这样的地方,寻找心灵的归宿;即使年老,仍怀揣着创作的热情,想要赋诗以寄托情感。这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官场生涯的留恋,也有对晚年生活的期待与规划。
最后,“共喜卜居成物色,满怀诗思近如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庆祝新居落成的喜悦,以及对未来充满诗意生活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新居环境的描绘、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