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示周日贞黄应晖应远及仁伯代骧两从弟》
《山中示周日贞黄应晖应远及仁伯代骧两从弟》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归来万事兴从慵,云水惟耽访逸踪。

累日可能从叔度,移文应不到周颙。

自惭诸谢传池草,得似三茅驾玉龙。

多恐尘缘消未尽,息心还听定林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归来万事兴从慵”表达了诗人归隐后对世俗事务的淡漠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心境。接着,“云水惟耽访逸踪”一句,通过描绘在云水间寻访隐逸之士的踪迹,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累日可能从叔度,移文应不到周颙”两句,运用典故,借古代隐士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认同与向往。叔度和周颙都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明自己愿意效仿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暗示自己希望远离尘嚣,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自惭诸谢传池草,得似三茅驾玉龙”两句,诗人以“诸谢”(指东晋名士谢安、谢玄等)的池边草木自比,表达了自己虽不能像他们那样在官场显赫,但也能在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同时,以“三茅驾玉龙”(传说中三茅真君驾驭着玉龙腾空而起)自喻,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多恐尘缘消未尽,息心还听定林钟”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向往隐逸生活,但又担心世俗的牵绊尚未完全消除,内心仍需静心倾听山林中的钟声,以此来提醒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净,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面对世俗与内心追求之间的矛盾时的自我调适与平衡。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梅花喜神谱·其三欲谢一十六枝

槐柳午阴浓,凄凉声愈健。

饮露已成仙,孰云齐女怨。

(0)

梅花喜神谱·其十五欲谢一十六枝

天上会双星,桥渡银河水。

一别动经年,楂楂徒报喜。

(0)

宴集

素节倏已宴,高风送浮凉。

拂席进宾客,酾酒罗壶觞。

黄鸡蹠蹠美,紫蟹螯螯香。

莫矜来欢早,须念后戚长。

奔川无缓澜,徂日不还光。

愿客且安坐,调弦未遽央。

(0)

草木杂咏五首·其四海棕

哆炽风叶张,囷皴雨皮厚。

丛橑列盖端,攒旄注旗首。

物以希见珍,材缘怪志丑。

(0)

初伏休沐

伏时诏休偃,闭门谢朋侪。

羲和挟升阳,晓气红崔嵬。

炎林郁歊露,焦原横赭埃。

怒甚崒崒云,旱始隆隆雷。

况我庇茨宇,烦襟安得开。

囚拘诉巾帻,仇怨被酒杯。

汤沐未及具,反为虮虱咍。

北风殊杳嘿,羲人安在哉。

(0)

七不堪诗七首·其二

二不堪,草野乐垂钓。泼泼锦鳞游,泼泼翠竿掉。

夕负槁桐还,行吟面烟徼。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