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门外,有数行烟柳。三叠阳关笛中奏。
记银瓶索酒,画扇评诗,拚坐到、小院悄无人后。
旗亭何处是,绿鬓飘萧,月地花天肠断久。
徙倚画栏边,舞雪歌尘,料此际、正开檀口。
剩欲乞当筵紫云来,要十万莺花,一齐低首。
春明门外,有数行烟柳。三叠阳关笛中奏。
记银瓶索酒,画扇评诗,拚坐到、小院悄无人后。
旗亭何处是,绿鬓飘萧,月地花天肠断久。
徙倚画栏边,舞雪歌尘,料此际、正开檀口。
剩欲乞当筵紫云来,要十万莺花,一齐低首。
这首《洞仙歌·其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郊外的动人画面。诗人以春明门外的烟柳为背景,通过笛声中的《阳关三叠》,唤起了对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记忆。银瓶索酒,画扇评诗,展现了他们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艺术共鸣。
在那寂静的小院后,诗人独自回味,感叹时光易逝,旗亭(酒楼)的繁华已不再,只有月色花影陪伴,令人肝肠寸断。他倚着画栏,眼前仿佛重现了昔日舞雪歌尘的热闹场景,想象着佳人此刻可能也在宴席上轻启朱唇,歌声动人。
最后,诗人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在当下这欢宴中,能有如紫云般的美妙歌声降临,让十万莺花都为之倾倒,低头聆听。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