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瓶笙》
《瓶笙》全文
宋 / 黄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热中竟日自煎烹,音节都从一气生。

缓缓煮汤方蟹眼,微微聒耳忽蝇声。

频惊清梦愁无寐,似诉羁情叹不平。

却笑书生那解此,联诗石鼎羡弥明。

(0)
注释
热中:强烈的热情或欲望。
竟日:整天。
煎烹:比喻热烈追求。
音节:诗歌的音韵。
一气:指统一的气息或情感。
缓缓:慢慢地。
蟹眼:形容水开时的小气泡像蟹眼一样。
聒耳:声音嘈杂刺耳。
忽:突然。
蝇声:苍蝇的嗡嗡声。
频惊:频繁地惊扰。
清梦:清静的梦境。
愁无寐:因忧愁而难以入睡。
羁情:羁旅的情感,漂泊的心情。
叹不平:感叹不公或不平之事。
书生:读书人。
解此:理解这种情境。
石鼎:古代煮药或煮茶的器具。
弥明:明亮,这里可能指火光炽烈。
翻译
整天沉迷于热烈的追求,韵律全来自同一气息。
慢慢煮开的汤如蟹眼微泡,忽然耳边响起苍蝇的嗡鸣。
频繁惊扰清梦,使我难以入眠,仿佛在诉说着困顿的旅人之苦。
我苦笑书生怎会理解,对着石鼎联诗,羡慕那明亮的火光。
鉴赏

这首诗名为《瓶笙》,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黄庚。诗中描绘了煮水烹茶的情景,诗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水温渐热、声音变化的过程:“热中竟日自煎烹,音节都从一气生。”随着水温升高,起初是蟹眼微泡,继而如蝇鸣般轻微嘈杂。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煮水的雅趣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频惊清梦愁无寐,似诉羁情叹不平”两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壶水中,觉得它仿佛在扰动自己的梦境,表达了内心的愁绪和羁旅中的不平之感。最后,诗人以“却笑书生那解此,联诗石鼎羡弥明”作结,自嘲读书人未能完全领悟这种生活中的微妙乐趣,对能与石鼎相伴,品茗吟诗的生活表示羡慕。

整首诗通过瓶笙这一物象,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简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淡泊。

作者介绍

黄庚
朝代:宋   字:星甫   号:天台山人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送张中翰使朝鲜

騑騑四牡都门外,一望东隅路不遥。

圣泽汪洋被清海,使星灿烂丽丹霄。

岸晴杨柳如云染,山晚桃花带雨飘。

王事有成先入奏,承恩御席听箫韶。

(0)

赠僧

几年游脚苦匆匆,厌听晨鸡与暮钟。

今日归来趺坐稳,沙头咒钵学降龙。

(0)

题陈文璧琼林醉归图二首·其二

帽压宫花照眼新,东风浑胜曲江春。

醉中记得归时路,丹凤楼头月似银。

(0)

渡江二首·其二

长江天堑古今同,控引东南地势雄。

几度桃花三月雨,锦云翻浪化鱼龙。

(0)

送陶希文先生校文浙江

自昔文衡荷至公,多君膺聘去匆匆。

骅骝不假千金市,麟凤须教一网空。

夜舫星辰文璧灿,秋堂风露烛花红。

也知东浙多才俊,萧李行看在药笼。

(0)

感寓·其四十四

相马必以舆,相士必以居。

容取失子羽,言取失宰予。

圣人察所安,尚蔽骊黄馀。

况彼肉眼夫,乃欲评锱铢。

麟楦巧外饰,狗瓦同儿戏。

寄言姑布徒,奚以骨相为。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