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了然上人游庐山兼寄枯庵主匡公》
《送了然上人游庐山兼寄枯庵主匡公》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匡庐镜影落鄱湖,照见禅心澹若无。

波上一杯才问渡,云间五老已相呼。

白莲净社空闻梵,红杏仙家剩几株。

独有高庵趺坐者,春来蔬笋未全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庐山山水与禅宗修行的和谐画面。首句“匡庐镜影落鄱湖”,以“镜影”比喻庐山倒映在湖面上的景象,展现出庐山的静美与湖水的清澈,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面镜子。接着,“照见禅心澹若无”,点出庐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更是心灵修行的圣地,禅心如同湖面般平静无波。

“波上一杯才问渡,云间五老已相呼”,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舟于湖面时的瞬间,与天空中五老峰的互动,既展现了庐山的雄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和谐。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山峰仿佛有了生命,与行舟相互呼应,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白莲净社空闻梵,红杏仙家剩几株”,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庐山作为修行之地的意象,白莲象征着纯净与超脱,净社则代表了修行者的聚集地;红杏则可能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繁华,与之相对的是“空闻梵”,强调了此处的宁静与超凡脱俗。同时,诗人也通过“剩几株”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赞叹。

最后,“独有高庵趺坐者,春来蔬笋未全枯”,将目光聚焦于庐山上的高庵,一位修行者正趺坐其中,面对着春天的新绿与生机,却似乎并未被外界的繁华所动,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修行者的形象,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庐山作为自然与精神双重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次韵折仲古安抚端明食荔子感怀书事之作

卧病闽山强自支,尝珍似与故人期。

却嗟老眼伤心日,又见轻红着子时。

万事从来皆默定,一樽聊复赋新诗。

使君不作楞梨看,他日逢人举似为。

(0)

绝句奉约圭禅师相过同食荔枝·其二

荔子丹兮满翠岚,能将法味发芳甘。

舌根幸有圆通在,何惜南来与遍参。

(0)

次韵陈中玉大卿见赠·其二

漂泊干戈行路尘,端知奔命为巫臣。

德同蘧瑗知舒卷,时在庄周有屈伸。

皂盖朱幡多旧爱,石渠东观正当人。

未将老手司文翰,且赋新诗泣鬼神。

淮浦追寻三改甲,天涯相遇两闲身。

中兴作颂须元结,瑞国当为一角麟。

(0)

留题凝翠阁二绝·其一

重到沙阳十二春,新罹兵火为伤神。

欲论旧事无知者,只有青山是故人。

(0)

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其六

坐来寒谷变阳春,雪里开花若有神。

多作新诗咏尤物,知君最是爱花人。

(0)

过黄石驿十许里严石间悬瀑潨射声隐然真小三峡也命仆夫剪剔翳荟为行者清心骇目之观戏成两绝·其二

终日崎岖山谷间,雨馀林下水潺潺。

炎方六月不知暑,端为先生从此还。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