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别去已秋穷,犹喜音书继递筒。
身外光阴一飞隼,天南踪迹两飘蓬。
夜乌三匝惊明月,胡马长嘶向北风。
无酒无人更无菊,重阳愁过鹿皮翁。
春城别去已秋穷,犹喜音书继递筒。
身外光阴一飞隼,天南踪迹两飘蓬。
夜乌三匝惊明月,胡马长嘶向北风。
无酒无人更无菊,重阳愁过鹿皮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挚所作的《九日病起寄文莹》,通过“春城别去已秋穷,犹喜音书继递筒”两句,描绘了诗人从春天到秋天的离别之感,虽时光匆匆,但仍有友人的音讯传递慰藉。接下来,“身外光阴一飞隼,天南踪迹两飘蓬”两句,以飞隼和飘蓬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和行踪不定的漂泊生活。夜晚的乌鸦在月光下啼叫,胡马对着北风嘶鸣,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孤独的氛围。最后,“无酒无人更无菊,重阳愁过鹿皮翁”两句,点明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孤独与愁绪,没有酒、人或菊花相伴,只能独自度过这个传统节日,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情感表达。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飘零书剑,漫英雄泪洒,支那人物。
怅望乡关何处是,勒辔悬崖孤壁。
一幅儒巾,十年江海,鬓白纷如雪。
尘中谁识,吾家有此豪杰。
悽悽美雨欧风,精神尚武,社会萌芽发。
救国虽无柯斧假,忍看神州沈灭。
东盼辽阳,南怀澳界,气壮冲冠发。
天涯题画,独骑瘦马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