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月。春月。照见花枝清绝。玉人小立花边。
独听枝头早蝉。蝉早。蝉早。莫又韶龄易老。
春月。春月。照见花枝清绝。玉人小立花边。
独听枝头早蝉。蝉早。蝉早。莫又韶龄易老。
这首《调笑令·早蝉》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月之下,花枝与玉人的和谐画面,以及早蝉的鸣叫,巧妙地传达了时光易逝的主题。
“春月。春月。”开篇以两个“春月”强调了月色的美好和季节的温馨,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照见花枝清绝。”一句,将月光下的花朵描绘得清雅脱俗,仿佛能看见花瓣在月光下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玉人小立花边。”描绘了一个女子站在花丛中,姿态优雅,与自然融为一体,增添了几分柔美与宁静。“独听枝头早蝉。”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远处,早蝉的鸣叫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也引起了女子的注意,她独自倾听,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蝉早。蝉早。”重复的“蝉早”不仅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女子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莫又韶龄易老。”最后,词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忧虑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整首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春月、花枝、玉人和早蝉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光匆匆、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春工我辈人,可许不待面。
欲老更增奇,原野红绿遍。
向来苦摧伤,零雨杂飞霰。
岂知袖此手,天定乃徐见。
吾斋万花间,轻衫称团扇。
飞花点书册,戏蝶游几研。
吾衰未忘情,小句亦倩绚。
持问陈元龙,试乞语一转。
千钱买轻舟,不复从人借。
樵苏晨入市,盐酪夕还舍。
岂惟载春秧,亦足穫秋稼。
有时醉村场,老稚相枕藉。
常侵落月行,不畏恶风嚇。
无为诧轩车,此乐予岂暇。
入蜀过匡庐,秋风宿东林。
月出断山口,满窗松竹阴。
袅袅一枝烛,道人语夜深。
亦设饼果供,慰此羁旅心。
犹恨非远公,无酒遣我斟。
明日下山去,叹息难重寻。
回首四十年,驹隙何骎骎。
旧游不可到,怅望空长吟。
巷南巷北秋月明,东家西家读书声。
官闲出局各无事,冷落往往思同盟。
出门相寻索一笑,亦或邂逅因俱行。
黄中掀髯语激烈,韶美坚坐书纵横。
子充清言喜置酒,赤梨绿柿相扶檠。
寒灯耿耿地炉暖,宫门风顺闻疏更。
故交一作霜叶散,外物已付秋毫轻。
两穷相遭世果有,我与邹子俱南征。
豫章高安本一郡,挂帆起柂无三程。
簿书衮衮不少借,怀抱郁郁何由倾。
明年君归我亦去,早卜三亩开柴荆。
软红旧路莫重蹋,二升脱粟同煨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