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莱公泉》
《题莱公泉》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贤古道边。

健笔南轩三大字,高风相国一泓泉。

征途著句虽无暇,诗版留名自可传。

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

(0)
翻译
马鞍山下我手握诗鞭,遥想古代贤人曾在此路边
在南轩挥毫泼墨写下三个大字,相国的高尚风范如一眼清泉
虽然征途繁忙无暇创作,但诗句留在诗版也能流传长远
寺庙主持邀请我观赏石刻,唤童子取水煮茶待客
注释
马鞍山:指具体的山名。
倚:靠着。
吟鞭:诗人的马鞭,象征诗意。
前贤:古代的贤能人士。
古道边:古老的路边。
健笔:有力的笔触。
南轩:南方的窗户或书房。
三大字:三个显眼的大字。
高风相国:指有高尚品德的宰相。
一泓泉:形容清澈的泉水。
征途:远行的路途。
著句:写诗。
虽:虽然。
无暇:没有空闲时间。
诗版:诗集或诗篇。
自可传:自然可以流传。
寺主:寺庙的主人。
观:观看。
石刻: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或艺术作品。
呼童:呼唤童子。
汲水:打水。
取茶煎:取来水煮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所作的《题莱公泉》,通过对马鞍山下的莱公泉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首句“马鞍山下倚吟鞭”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站在马鞍山畔,手握吟鞭,沉思回味的场景。接着,“慨想前贤古道边”流露出对古代贤人的深深怀念,暗示莱公泉或许与历史人物有关。

“健笔南轩三大字”赞美了莱公泉附近可能留存的书法艺术,显示出前人的才情和遗迹。“高风相国一泓泉”则将莱公泉比喻为相国的高尚品格,寓意其精神永存。诗人虽然身处征途,忙碌无暇,但仍然不忘诗歌创作,“征途著句虽无暇”,表达出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诗版留名自可传”和“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描绘了诗人被邀请观赏石刻,并享受品茗的雅趣,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
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
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
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0)

春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

终岁不得意,春风今复来。
自怜蓬鬓改,羞见梨花开。
西掖诚可恋,南山思早回。
园庐幸接近,相与归蒿莱。

(0)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0)

春光戏题赠李侯

燕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
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0)

送李明府赴睦州,便拜觐太夫人

手把铜章望海云,夫人江上泣罗裙。
严滩一点舟中月,万里烟波也梦君。

(0)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

不知造化初,此山谁开坼。
双崖倚天立,万仞从地劈。
云飞不到顶,鸟去难过壁。
速驾畏岩倾,单行愁路窄。
平明地仍黑,停午日暂赤。
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
与时忽开闭,作固或顺逆。
磅礴跨岷峨,巍蟠限蛮貊。
星当觜参分,地处西南僻。
陡觉烟景殊,杳将华夏隔。
刘氏昔颠覆,公孙曾败绩。
始知德不修,恃此险何益。
相公总师旅,远近罢金革。
杜母来何迟,蜀人应更惜。
暂回丹青虑,少用开济策。
二友华省郎,俱为幕中客。
良筹佐戎律,精理皆硕画。
高文出诗骚,奥学穷讨赜。
圣朝无外户,寰宇被德泽。
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