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十年难再逢,君今浙左我淮东。
功名老去终安在,出处年来恨不同。
已是死灰何足溺,祇应怪事更书空。
鸡虫得失无期了,莫为元规扇障风。
一别十年难再逢,君今浙左我淮东。
功名老去终安在,出处年来恨不同。
已是死灰何足溺,祇应怪事更书空。
鸡虫得失无期了,莫为元规扇障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和林正父见寄》。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多年后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首联“一别十年难再逢,君今浙左我淮东。”描绘了两人分别之久,难以重逢的情景,同时点明了各自所在之地,浙左与淮东,相隔遥远。
颔联“功名老去终安在,出处年来恨不同。”抒发了对功名的思考,随着年岁的增长,功名似乎变得不再重要,而对出仕与隐退的选择,多年来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
颈联“已是死灰何足溺,祇应怪事更书空。”进一步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即使已经如同死灰,也不值得过分追求,或许只是对某些怪事感到困惑不解,徒增烦恼。
尾联“鸡虫得失无期了,莫为元规扇障风。”以“鸡虫得失”比喻微不足道的个人得失,暗示这些得失并无定数,不必过于执着。同时,借用典故“元规扇障风”,表达对那些为了权势地位而不择手段的人的讽刺,劝诫人们不应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功名与世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淡泊名利、保持内心平和的追求。
十分冬暖学春华,袅袅垂杨映日斜。
一色淡黄霜染就,看来祇欠带栖鸦。
涵秋寒渚。染霜丹树。尚依稀,是来时、梦中行路。
时节正思家,远道仍怀古。更对著、满城风雨。
黄花无数。碧云欲暮。美人兮,美人兮、未知何处。
独自卷帘栊,谁为开尊俎。恨不得、御风归去。
阔甚吴天,顿放得、江南离绪多少。
一雨为秋,凉气小窗先到。
轻梦听彻风蒲,又散入、楚空清晓。
问世间、愁在何处,不离澹烟衰草。
簟纹独浸芙蓉影,想凄凄、欠郎偎抱。
即今卧得云衣冷,山月仍相照。
方悔翠袖,易分难聚,有玉香花笑。
待雁来、先寄新词归去,且教知道。
梅兄随遇处,在水涯山巅。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爱怜。
俨如敬而远,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门户边。
仍多向贫家,不为华屋牵。
香不祈人闻,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洁,秋毫绝萦缠。
彼有不知者,乃谓花莫先。
折之贮玉瓶,已是伤其天。
更大开苑囿,和根以之迁。
反指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浸违山林意,岂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愿,其馀安足言。
但愿复反本,同盟松竹坚。
西湖之孤山,犹嫌朝市喧。
上对玉辉山,下临珠媚渊。
外此唯雪月,往来许周旋。
三友共一笑,岁寒同百年。
虽与世落落,自分安其偏。
琼海收兵玉帐閒,又移斋舰溯涪湾。
三边形势全凭蜀,四路封疆半是山。
魏将旧闻侵剑阁,汉兵今欲卷函关。
细倾瑞露论西事,想在元戎指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