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萋萋楚水流,天涯日暮倚扁舟。
淮阴葬地今何在,年少纷纷觅拜侯。
春草萋萋楚水流,天涯日暮倚扁舟。
淮阴葬地今何在,年少纷纷觅拜侯。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淮阴城下作》描绘了一幅春天江边的画面。"春草萋萋楚水流",通过"春草"和"楚水"的意象,展现出江南水乡春天的生机与流转,而"萋萋"二字则增添了草木繁茂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凄迷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天涯日暮倚扁舟",诗人身处天涯之远,傍晚时分独自倚靠小舟,流露出孤独和怀旧的情绪。"天涯"一词寓言了诗人漂泊的生涯,"日暮"则暗示时光流逝,人生如梦。
后两句"淮阴葬地今何在,年少纷纷觅拜侯",诗人将思绪转向历史,询问淮阴韩信的葬地如今何处,借此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命运变迁的感慨。"年少纷纷觅拜侯"中的"拜侯"暗指追求功名,而韩信曾因未得重用而最终落魄,这句诗也寓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淮阴典故寄寓个人感慨,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物的沉思,展现了佘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敏锐的人生洞察力。
青山四面画图张,溪流月下鸣汤汤。
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结茅作书堂。
诵声洒洒流琳琅,使我一听乐洋洋。
应问谁为师匠良,风流相种如龚郎。
天孙付以锦绣肠,一挥十纸烂成章。
上与奎宿争光芒,器成未售此焉藏。
吁嗟无地堪翱翔,尘缨自濯歌沧浪。
床头金尽羞悭囊,山鬼吹灯夜恓惶。
蚊雷聚噪肆颉颃,仗剑起舞涕泗滂。
劝君停剑无庸伤,时平贤路如康庄。
鸾凤引喙鸣高岗,时危此道隘且荒。
横宝在道暗无光,运行如此休慨慷。
男儿立身当自强,精金须经百鍊刚。
膜外荣枯等秕糠,惟忠惟孝不可忘。
请君倾耳听柏梁,谓余不信来对床。
谁为尧舜徒,孔子而已矣。
人皆是尧舜,未必知孔子。
伯夷不辱身,柳下援而止。
孔子尚有言,我则异于是。
兼爱为无父,排斥固其理。
孔墨必相用,自古宁有此。
退之嘲鲁连,顾未知之耳。
如何蔽于斯,独有见于彼。
凡人工自私,翟也信奇伟。
惜乎不见正,遂与中庸诡。
退之醇孟轲,而駮荀杨氏。
至其趣舍间,亦又蔽于己。
化而不自知,此语孰云俚。
咏言以自警,吾诗非好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