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千愁起,自悔何嗟及。
愁思且归床,罗襦方掩泣。
绛树摇风软,黄鸟弄声急。
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
向夕千愁起,自悔何嗟及。
愁思且归床,罗襦方掩泣。
绛树摇风软,黄鸟弄声急。
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
这首《长门怨》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渲染,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开篇“向夕千愁起”,点明时间背景为傍晚,愁绪如潮水般涌来,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压抑的氛围。接着,“自悔何嗟及”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行为的后悔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愁思且归床,罗襦方掩泣。”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情绪状态,她将愁思寄托于归卧的床上,身着罗襦的她,泪水悄然滑落,形象地描绘了她内心的痛苦与脆弱。通过“罗襦”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主人公身份的高贵与孤独。
接下来,“绛树摇风软,黄鸟弄声急。”两句转而描写自然界的景象,绛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黄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这种对比手法,既衬托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也暗示了她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最后,“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这两句揭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与处境,她曾拥有过金屋藏娇的荣华,但如今却无人问津。这里的“不言君不入”,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实孤独境遇的无奈与哀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悲凉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需求。
骄阳煽馀威,热恼若昏醉。
邀凉卧虚棂,顿觉景象异。
乾坤若黟漆,相对不相视。
雷车与电镜,云族撑赑屃。
如发马陵伏,万弩一时至。
如河决宣房,澎湃石崩坠。
又如入蔡州,鹅鹜杂兵骑。
轰腾立四海,熛怒翻九地。
儿啼抱头窜,婢噤移足踬。
鸟兽相号呼,鸡犬竞趋避。
隐床夜九迁,穿瓦雨如酾。
屋老欲摧压,危慄心惴惴。
敬此天动威,起坐不敢寐。
哀哉昔吾亲,多病易惊悸。
每于风雨交,拥护不少置。
九京闻不闻,生死同一致。
不能抱冢泣,不孝天所弃。
漫游远坟墓,荣亲愿难遂。
作誓守松楸,或可酬此志。
白云起泷冈,西望挥血泪。
《甲戌七月二十七夜大雷雨有感》【宋·周密】骄阳煽馀威,热恼若昏醉。邀凉卧虚棂,顿觉景象异。乾坤若黟漆,相对不相视。雷车与电镜,云族撑赑屃。如发马陵伏,万弩一时至。如河决宣房,澎湃石崩坠。又如入蔡州,鹅鹜杂兵骑。轰腾立四海,熛怒翻九地。儿啼抱头窜,婢噤移足踬。鸟兽相号呼,鸡犬竞趋避。隐床夜九迁,穿瓦雨如酾。屋老欲摧压,危慄心惴惴。敬此天动威,起坐不敢寐。哀哉昔吾亲,多病易惊悸。每于风雨交,拥护不少置。九京闻不闻,生死同一致。不能抱冢泣,不孝天所弃。漫游远坟墓,荣亲愿难遂。作誓守松楸,或可酬此志。白云起泷冈,西望挥血泪。
https://shici.929r.com/shici/hj8w899p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