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则陶握山》
《留则陶握山》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只合住山老,胡为复有今。

此行难自问,何况是知音。

物外得无累,稠中见素心。

悠悠岐路意,沧海未为深。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无奈。首句“只合住山老”,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认为这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胡为复有今”一句转折,透露出诗人现实中难以摆脱世俗束缚的无奈,似乎在感叹为何自己无法实现这一理想。

接着,“此行难自问,何况是知音”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感。诗人意识到,即使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也难以自我审视,更何况寻找能够理解自己心境的知音。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

后两句“物外得无累,稠中见素心”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憧憬。在远离尘世的环境中,心灵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与纯净,无需被世俗的纷扰所累。然而,“稠中见素心”中的“稠”字,又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复杂人际关系的洞察,以及在其中保持本真之心的不易。

最后,“悠悠岐路意,沧海未为深”以辽阔的海洋比喻人生的道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深思和对未知的敬畏。尽管面对众多的选择和挑战,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深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挣扎,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自我纯净的追求。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岁暮卢次楩过邺有感

燕霜终古愤,梁狱昔年书。

世事疏狂里,交情患难余。

相看年欲老,多感岁将除。

醉拟应刘赋,春风起敝庐。

(0)

潞河晚泊

回浦落帆尽,长堤带郭斜。

暮烟平吐树,春雨薄沈沙。

白艇藏渔市,黄茅覆酒家。

一瓢云水外,不复问年华。

(0)

戴金吾伯常招饮郑园

禁城秋色净无烟,碧水澄波带远天。

十里楼台通泰畤,五陵花木有平泉。

风摇柳浪低纨扇,日暮菱歌起钓船。

冰簟疏帘销暑地,流尘知不到尊前。

(0)

将入舟宿暖泉寺

南国莼鲈返季鹰,扁舟欲发过山僧。

稻花香里流温液,水月空中出圣灯。

夜色苍苍嵩二室,秋风漠漠宋诸陵。

村舂犬吠如相应,幽意令人忆右丞。

(0)

长至夜起坐忆家

一枕乡山路未真,篝灯起坐独伤神。

天心肯傍微阳转,物色从争朔气新。

久客爱听初减漏,唤班羞作未归人。

江南两地俱愁寂,总向天涯话病身。

(0)

受之贻我盆中古桧报以短歌

冬冬叩门惊坐起,一札传来香雾泚。

乃是钱郎贻我书,古桧忽从庭下徙。

虬枝铁干不似人间来,柏叶松身何足拟。

君言尔有凉月台,移傍朱阑故可喜。

又言吾家童子不好事,坐见苍髯委蝼蚁。

捧缄抚桧三叹息,我知君意不止此。

君何不贻我一树花,花随风雨三更死。

又何不贻我一束书,恨杀人情薄于纸。

古桧亭亭傲岁寒,沈郎不受人怜应似尔。

感君此意宁可辞,著意护持推小史。

日高不厌置苔阶,寒来莫更添梅水。

他年老作博望槎,往问支机我与子。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