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秋色净无烟,碧水澄波带远天。
十里楼台通泰畤,五陵花木有平泉。
风摇柳浪低纨扇,日暮菱歌起钓船。
冰簟疏帘销暑地,流尘知不到尊前。
禁城秋色净无烟,碧水澄波带远天。
十里楼台通泰畤,五陵花木有平泉。
风摇柳浪低纨扇,日暮菱歌起钓船。
冰簟疏帘销暑地,流尘知不到尊前。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戴金吾伯常招饮郑园》描绘了一幅秋季禁城中的宁静景象。首句“禁城秋色净无烟”写出了皇宫秋日的清朗,没有一丝烟霭,显得格外静谧。接着,“碧水澄波带远天”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开阔与深远,湖水清澈,波光粼粼,与天边相接。
“十里楼台通泰畤,五陵花木有平泉”两句,通过描绘连绵的楼台和陵园的繁花茂木,展现出皇家园林的壮丽和精致,以及远处祭祀场所的庄重。而“风摇柳浪低纨扇,日暮菱歌起钓船”则转而描绘了动态的场景,微风吹动柳树,形成如纨扇般的波纹,傍晚时分,渔歌从菱舟中传出,增添了生活气息。
最后,“冰簟疏帘销暑地,流尘知不到尊前”表达了诗人对清凉舒适的环境的喜爱,暗示着这里远离尘嚣,是消暑的理想之地,同时也暗含了对主人邀请的感激,言下之意是这样的清雅之处,尘世的纷扰不会打扰到品酒赏景的雅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郑园的秋日风光,既有皇家的宏伟气象,又有生活的闲适情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
日日春阴,瑞香亭下寒成阵。
凤靴频误踏青期,寂寞墙阴径。翠被堆床未整。
睡初酣、风篁唤醒。几多心绪,鹊语难凭,灯花无准。
得酒浇愁,旧愁不去添新病。
吴绫题满断肠词,歌罢何人听。宝篆香消昼永。
枭馀烟、萧萧鬓影。出门长啸,白鹭双飞,清江千顷。
心浮易动,熟景难忘。驱驰镇日忙忙。
已过中年,有若日暮之光。
恰如残灯怕晓,似风飘、败叶凋黄。
最苦处,叹星移物换,人被无常。
识破寻归出路,向玄门恳切,讨论仙方。
付汝亲传,宁心静室消详。
拟拭冰台莹彻,现神光、混入灵阳。
圆明显得,长生久视,永劫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