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桃畏霜霰,零落不自己。
吾闻诸古人,衰荣亦常尔。
所以遇春荣,澹乎无可喜。
内外了不干,熹微识其始。
明月海上来,中天澄如洗。
至宝嗟已失,嚣然谀殇子。
园桃畏霜霰,零落不自己。
吾闻诸古人,衰荣亦常尔。
所以遇春荣,澹乎无可喜。
内外了不干,熹微识其始。
明月海上来,中天澄如洗。
至宝嗟已失,嚣然谀殇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拟古七十首》中的第五十八首,题为“感遇”。诗人以园中桃树畏惧霜霰而凋零为引子,表达了对世间事物盛衰无常的感慨。他引用古人之言,指出事物的兴衰如同自然规律,春天的到来使桃树繁荣,然而这种喜悦背后并无过多欣喜,因为明白其本质是自然的过程。
诗人进一步强调,对于这种变化,内心应保持淡然,不被外在的荣枯所左右,要能洞察其起始的微妙之处。接下来,诗人以“明月海上来,中天澄如洗”描绘出明亮的月光,象征着内心的清明和对人生哲理的洞察。最后,他感叹至宝般的青春或美好时光已经失去,面对浮躁的社会风气,唯有保持清醒,不随波逐流。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展现出王世贞对于人生无常和内心修养的独到见解。
嵇生放达意真豪,嗣宗青眼誇神交。
启事吏隐何妨涛,沛国豫流形陶陶。
向秀佐锻炉锤操,小阮不愧玉树曹。
阿戎清爽舞浊醪,竹林之游芳躅高。
延之过激由去朝,五君成咏寓贬褒。
我过山阳望古遥,土阜惟见横岧峣,犹使逸兴轩轩飘。
河洛省方初,秋迟暖律舒。
红桥度淇水,绿野纪殷墟。
线弱风前柳,针长雨后蘧。
从民每乘骑,暂可谢轻车。
燕去雁来初,闾阎气象舒。
古来犹沬土,此际已良墟。
社祀卫公武,村传君子蘧。
千秋彰瘅在,何必便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