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苇湾禊集》
《苇湾禊集》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苇湾昔再至,先雨后过晴。

重寻亦雨中,含泪花盈盈。

今来荷未出,雪尽葭始萌。

朋欢既一新,物态还迭更。

独喜八十翁,犹能守轩楹。

旧游数朝士,约略记姓名。

却怪非花时,命俦顾出城。

山春不可即,况更新堤横。

低徊壁上题,迤逦水次行。

喧寂各取适,宁复知衰荣?

将诗当禊序,俯仰谁无情?

(0)
鉴赏

这首诗《苇湾禊集》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描绘了诗人再次访问苇湾的情景,以及与友人的聚会。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友情的深情回忆。

首句“苇湾昔再至,先雨后过晴”,描述了诗人再次来到苇湾时,经历了先雨后晴的天气变化,预示着一种新的开始或转折。接着,“重寻亦雨中,含泪花盈盈”两句,通过雨中的花朵,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记忆的怀念和情感的复杂。

“今来荷未出,雪尽葭始萌”描绘了当前的景象,荷花还未绽放,芦苇却已开始生长,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接下来,“朋欢既一新,物态还迭更”两句,点明了与朋友相聚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万物的不断变化。

“独喜八十翁,犹能守轩楹”一句,特别提到了一位年迈的老人,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表达了对老一辈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随后,“旧游数朝士,约略记姓名”回顾了过去与朝中官员的交往,虽只记得一些名字,但那份友谊依然珍贵。

“却怪非花时,命俦顾出城”则以意外的聚会,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即使不是花开的时节,也能邀请好友一同出游。接下来,“山春不可即,况更新堤横”表达了对无法立即到达美好春日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面对新事物的期待。

最后,“低徊壁上题,迤逦水次行”描述了诗人漫步于水边,留下诗句的情景,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喧寂各取适,宁复知衰荣?”表达了诗人对喧闹与宁静各自带来的满足感的思考,以及对人生荣辱无常的感慨。

“将诗当禊序,俯仰谁无情?”则以禊序(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为喻,表达了诗人将诗歌视为情感交流的媒介,无论俯仰之间,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友情回忆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七夕宴悬圃二首·其一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峦。

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

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

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

(0)

早秋雨夕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

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

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

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

(0)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

年壮才仍美,时来道易行。

宠兼三独任,威肃贰师营。

将略过南仲,天心寄北京。

云旂临塞色,龙笛出关声。

汉月随霜去,边尘计日清。

渐知王事好,文武用书生。

(0)

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

铜龙晓辟问安回,金辂春游博望开。

渭北晴光摇草树,终南佳气入楼台。

招贤已得商山老,托乘还徵邺下才。

臣在东周独留滞,忻逢睿藻日边来。

(0)

送惟一游清凉寺

去有巡台侣,荒溪众树分。

瓶残秦地水,锡入晋山云。

秋月离喧见,寒泉出定闻。

人间临欲别,旬日雨纷纷。

(0)

过雍秀才居

夏木鸟巢边,终南岭色鲜。

就凉安坐石,煮茗汲邻泉。

钟远清霄半,蜩稀暑雨前。

幽斋如葺罢,约我一来眠。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