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许潘郎去,秋风昼锦归。
枫江辞魏阙,菽水奉慈闱。
采秀太湖石,栖霞白板扉。
长安西笑日,莫遣滞渔矶。
诏许潘郎去,秋风昼锦归。
枫江辞魏阙,菽水奉慈闱。
采秀太湖石,栖霞白板扉。
长安西笑日,莫遣滞渔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得到皇帝允许后,辞官归家,与家人团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深情厚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诏许潘郎去”,以典故引入,暗示这位官员如同潘岳一般,得到了朝廷的恩准,可以离开繁忙的官场,回到家庭的怀抱。接着,“秋风昼锦归”一句,通过“秋风”和“昼锦”这两个意象,既描绘了归家途中的季节景色,也象征着官员荣归故里的荣耀与喜悦。
“枫江辞魏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官员辞官归家的决心,枫江边的告别,意味着他将离开权力的中心,回归平凡的生活。“菽水奉慈闱”则直接表达了对父母的孝顺之情,用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一餐,来表达对父母的敬爱和关怀。
“采秀太湖石,栖霞白板扉”两句,通过选取太湖石和白板门作为描写对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归家后的宁静与祥和。太湖石的秀美与栖霞山的白门,都是诗人用来寄托对家乡美好回忆的意象。
最后,“长安西笑日,莫遣滞渔矶”两句,以长安为背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故乡的眷恋。长安是古代的政治中心,而“西笑日”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释然,以及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同时,“莫遣滞渔矶”一句,更是强调了诗人不愿让自己的心灵滞留在过去的烦恼之中,而是要像归渔人一样,轻松自在地享受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官场生活的释怀。
三仙白云乡,地与人境异。
金卮老翁泉,玉盘秋水芰。
谁欤肯下食,三仙入梦寐。
一笑谓我言,随处类投畀。
蟆颐霜雪山,危步踏森翠。
山间多君子,一饭岂易致。
诗书宽褐姿,曾何问名位。
家传元祐学,口语自妩媚。
颇识李夫子,一官若无意。
善恶政亦殊,天心各缘类。
大哉圣人经,春秋不书瑞。
但得好麦禾,风雨烦笔记。
屡书不一书,金玉文彩被。
物物胡为来,根荄异形气。
便欲献天子,明时乞宣示。
斯文傥有作,士子歌既醉。
我亦采民言,请付图牒吏。
大江拆两股,小江分一支。
秋水七八月,老蟆喜持颐。
往往自誇大,未觉海若嗤。
灌溉虽小惠,湮溺已可危。
父老指水迹,栖苴挂林枝。
高田混坑谷,漠漠沙风吹。
城堞不数步,长堤漫委蛇。
我非河洛想,颇为梁益悲。
神禹岂不到,吾蜀几为池。
人日有故事,敢后壶浆期。
野叟馈鱼兔,鼓舞亦致词。
一笑谢父老,何由救民饥。
但得麦早熟,眼底无疮痍。
老守为尔醉,灯火江之湄。
老蟆亦放光,跳月天南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