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卧雪有袁安,归梦应怜客子难。
想到越南春睡足,不知何似蓟门寒。
一冬卧雪有袁安,归梦应怜客子难。
想到越南春睡足,不知何似蓟门寒。
这首诗描绘了对友人袁上舍归乡岭南的深情送别之情,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
首句“一冬卧雪有袁安”,借用了东汉名士袁安的故事,比喻友人袁上舍在严冬中静卧雪地,暗示其清高淡泊的品格。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仿佛在说友人虽处困境,却能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
次句“归梦应怜客子难”,转而从友人的角度出发,想象友人在归途中可能有的思乡之梦,以及对旅途中种种困难的感同身受。这里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
后两句“想到越南春睡足,不知何似蓟门寒”,则进一步展开想象,将友人归途中的想象与现实形成对比。越南春日温暖,友人可以享受充足的睡眠,而蓟门(此处或指北方某地)则寒冷刺骨。通过这种对比,既展现了不同地域的自然风貌,也隐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即将面对新环境的关切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归乡旅程的深切关怀。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象,既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
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
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
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
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
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
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
连榻听松,过门看竹,相期放迹林峦。
一卧沧江,秋光几换颓颜。
凄凄夜雨黄花泪,更为谁、弹满西阑。
恁销沈,玉海珊枝,不挂渔竿。
曾传交让池边树,有吴侨并宅,偕隐高閒。
片席鸥波,应通鹤梦清寒。
归云已是忘机地,漫醉抛、屋里青山。
最知心,斜月窥尊,长送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