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曲倚棹歌,窗虚石楼古。
周遭尽石头,路滑无寸土。
石鼓悬其傍,涂毒难吞吐。
老我弄琵琶,相逢殊莽卤。
禾山今不在,阿谁解打鼓。
八曲倚棹歌,窗虚石楼古。
周遭尽石头,路滑无寸土。
石鼓悬其傍,涂毒难吞吐。
老我弄琵琶,相逢殊莽卤。
禾山今不在,阿谁解打鼓。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九曲溪边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开篇“八曲倚棹歌”,以“倚棹”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乘舟于曲水间,随波逐流的情景,同时通过“歌”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自由之感。接着,“窗虚石楼古”一句,将视线从水面转向岸上,描绘了一座古老的石楼映入眼帘,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周遭尽石头,路滑无寸土。”这两句直接点明了环境的特点——四周都是石头,地面湿滑,难以行走,这种自然环境的描述,既突出了武夷山的独特地貌,也暗示了行进的艰难与挑战。接下来,“石鼓悬其傍,涂毒难吞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峻,石鼓悬挂在岸边,仿佛随时可能掉落,而“涂毒”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环境中的危险与不安全。
最后,“老我弄琵琶,相逢殊莽卤”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与险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尽管环境恶劣,但诗人依然能够自得其乐,弹奏琵琶,与人相逢,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禾山今不在,阿谁解打鼓”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人能继续传承和发扬这里的文化与传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武夷山九曲溪独特的自然风光,也深刻揭示了人在面对自然与生活的挑战时,如何保持乐观、坚韧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传承的精神风貌。
蜀都春色渐离披,梦断云空事莫追。
宫阙一城荒作草,王孙犹自醉如泥。
谁家玉笛吹残照,柳市金丝拂旧堤。
可惜锦江无锦濯,海棠花下杜鹃啼。
赫赫重光,明明二圣。帝作储述,礼和乐正。
中衢置樽,高堂悬镜。其酌不穷,其明逾盛。
德音孔昭,民胥攸咏。明明二圣,赫赫重光。
风神洒落,容止汪洋。瞻彼谈扇,载抑载扬。
何斯天辩,如圭如璋。颜闵函席,游夏升堂。
以卿以士,惟公惟王。思媚储后,顾哉乐康。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诜诜缨冕,储王道之。
道之以礼,齐之以仁。礼则穷神,言则穷神。
训于四国,覃于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