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司马吴公惠田赋此奉答·其一》
《大司马吴公惠田赋此奉答·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公怜乌有母,发满白头霜。

有耻归薇蕨,无才致稻粱。

文章徒卖力,舂杵枉辞乡。

十亩承嘉惠,从今菽水香。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大司马吴公惠田赋此奉答(其一)》。诗中以“公怜乌有母”开篇,表达了对吴公深切的感激之情。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因无才而难以谋生,只能寄希望于吴公的恩赐,来表达对吴公慷慨解囊的感激与敬仰。

“有耻归薇蕨,无才致稻粱。”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自责,暗示自己虽有羞愧之心,却无法依靠自然生长的薇蕨和野菜维持生活,更不用说获得稻米和粮食这样的基本生存资源。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文章徒卖力,舂杵枉辞乡。”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处境。他虽然努力写作,但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因为需要离开家乡去寻找出路,使得原本就贫困的生活更加艰难。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认可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志士的不公待遇。

最后,“十亩承嘉惠,从今菽水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吴公恩赐土地的感激之情。有了这片土地,诗人及其家人将不再为温饱问题担忧,生活将变得安定且充满希望。这里的“菽水香”象征着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幸福,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在得到他人帮助后的感激与希望。它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鸳鸯湖棹歌·其二

沙头宿鹭傍船栖,柳外惊乌隔岸啼。

为爱秋来好明月,湖东不住住湖西。

(0)

新滩

兵书峡口石横流,怒敌江心万斛舟。

蜀舸吴船齐著力,西陵前去赛黄牛。

(0)

三月十九日作·其二

野老难忘故国恩,年年恸哭向江门。

南徐郭外三停棹,北固山头独怆魂。

流水滔滔何日返,遗民落落几人存。

钱生未死重相见,双袖龙钟尽血痕。

(0)

行脚

杖钵孤踪去,凄其驿路间。

水喧沂北道,风撼穆南关。

飞鸟移前浦,归云满故山。

五年江上客,今有几人还?

(0)

山海关送季弟南还二首·其一

公车犹记昔年情,万里从戎塞上征。

牧圉此时犹捍御,驰驱何日慰升平。

由来友爱钟吾辈,肯把须眉负此生。

去住安危俱莫问,燕然曾勒古人名。

(0)

落花图

空山春尽落花深,雨过林阴绿玉新。

自汲山泉烹凤饼,坐临溪阁待幽人。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