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短发,复此渡长桥。
木落波空阔,亭孤影动摇。
徘徊念今昔,领略到渔樵。
傥有山中隐,凭谁为一招。
西风吹短发,复此渡长桥。
木落波空阔,亭孤影动摇。
徘徊念今昔,领略到渔樵。
傥有山中隐,凭谁为一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西风轻拂着短发,诗人重回那座长桥,这不仅是物理上的穿越,更是时间和情感上的交错。
“木落波空阔”一句,树叶纷纷飘落于空旷的水面之上,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萧瑟肃杀的秋季画面,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宽广。接着“亭孤影动摇”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感觉,那座亭子在风中摇曳,仿佛连它自身都无法坚守稳重。
“徘徊念今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怀念,而“领略到渔樵”则是诗人试图通过观察渔夫樵夫的生活来寻找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由。渔樵,通常指的是隐逸之士,他们远离尘嚣,以自然为伴,这种生存状态对诗人来说是一种向往。
最后“傥有山中隐,凭谁为一招”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他若真能找到那份山中的隐逸生活,又该依靠谁来指引他呢?这里的“一招”可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或指导,是对智慧、信仰或人生的追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