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幽栖本避名,吟成《梁甫》亦何情。
那知长夜修文后,犹主阳春和曲盟。
卷里墨花疑自结,坛前带草为谁生。
遗孤稽首瞻依处,独把新笺涕泗横。
海上幽栖本避名,吟成《梁甫》亦何情。
那知长夜修文后,犹主阳春和曲盟。
卷里墨花疑自结,坛前带草为谁生。
遗孤稽首瞻依处,独把新笺涕泗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古代圣贤的追思与敬仰之情。诗人游朴在郢上的樠山,目睹了为先祖设立的祠坛,心中涌起深深的感慨。他以“海上幽栖”开篇,暗示自己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却在吟咏《梁甫》时,情感复杂,难以言表。《梁甫》是古代的一首哀歌,此处或暗指诗人对逝去先贤的怀念。
接着,“那知长夜修文后,犹主阳春和曲盟”,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即使在长夜之后,依然能感受到先贤们在文学与艺术上的贡献,如同春日之曲,和谐而美好。这里的“修文”可能指的是撰写文章、创作诗歌等文学活动,而“阳春和曲盟”则比喻先贤们的艺术成就如同春天的乐章,温暖人心。
“卷里墨花疑自结,坛前带草为谁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先贤作品的想象与感悟。他认为,那些流传下来的墨迹仿佛自然生长而成的花朵,充满了生命力;而祠坛前的草木,似乎也承载着先贤的精神与智慧,为后人所感知。
最后,“遗孤稽首瞻依处,独把新笺涕泗横”,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后人的哀思与敬意。他站在祠坛之下,面对先贤的遗泽,不禁泪流满面,用新的纸张记录下了自己的感怀。这一幕既是对先贤的缅怀,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与先贤的深刻敬仰和深深哀思,同时也表达了对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
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
州县徒劳那可度,后时连骑莫相违。
公车待诏赴长安,客里新正阻旧欢。
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东溟道路通秦塞,北阙威仪识汉官。
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