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趋严朝,东日射马首。
冠盖满道周,相逢多执友。
君子策高步,小人亦颜厚。
夺我麋鹿心,聊备牛马走。
汉史蔡邕笔,能惭微禄否。
尝疑兹事外,更须谋不朽。
凌晨趋严朝,东日射马首。
冠盖满道周,相逢多执友。
君子策高步,小人亦颜厚。
夺我麋鹿心,聊备牛马走。
汉史蔡邕笔,能惭微禄否。
尝疑兹事外,更须谋不朽。
这首《杂诗》由明代诗人沈一贯所作,通过对清晨赴朝、道路相逢、君子与小人之别以及对历史人物蔡邕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凌晨趋严朝,东日射马首。” 开篇描绘了清晨官员们匆忙赶往朝廷的情景,太阳初升,光芒照耀在马匹之上,营造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
“冠盖满道周,相逢多执友。” 描述了道路上官帽与车盖密布的景象,人们在此相遇,其中不乏志同道合的朋友,体现了官场中的人际关系。
“君子策高步,小人亦颜厚。” 这两句对比君子与小人的行为,前者步伐稳健,后者虽然身份低微但态度强硬,暗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与态度的不同。
“夺我麋鹿心,聊备牛马走。” 以麋鹿和牛马为喻,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个体在社会压力下的妥协与适应。
“汉史蔡邕笔,能惭微禄否。” 引用蔡邕的事迹,蔡邕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以才华横溢著称。此处通过对比蔡邕的成就与自己的微薄官禄,表达了对自身价值的反思与谦逊的态度。
“尝疑兹事外,更须谋不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认为除了眼前之事,还应追求永恒的价值,即不朽的名声或精神层面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
抗手河梁二十年,谈心湖上一潸然。
乘风泛鹢离金界,冒雨观鱼向玉泉。
叶坠丹枫孤刹底,花馀黄菊断桥前。
馀杭曲米堪同醉,不奈秋空咽暮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