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今夕》
《今夕》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相逢都怪鬓毛苍,今夕重依灯烛光。

已去年华一弹指,无穷心事九回肠。

云中蜃气楼台幻,海外龙堆道路长。

身世茫茫何可说,呼儿炊饭熟黄梁。

(0)
鉴赏

这首诗《今夕》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首联“相逢都怪鬓毛苍,今夕重依灯烛光”,诗人以自己鬓发斑白的形象,表达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同时借“重依灯烛光”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颔联“已去年华一弹指,无穷心事九回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时间的流逝比作“一弹指”,形象地表现出年华易逝,岁月匆匆,而“无穷心事九回肠”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颈联“云中蜃气楼台幻,海外龙堆道路长”,通过“蜃气楼台幻”与“海外龙堆道路长”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挑战。蜃气楼台象征着虚幻的美好,而海外龙堆则代表了遥远而未知的旅途,两者交织在一起,既是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思考,也是对人生旅途不确定性的深刻感悟。

尾联“身世茫茫何可说,呼儿炊饭熟黄梁”,以“身世茫茫”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困惑,而“呼儿炊饭熟黄梁”则是对日常生活琐碎的平静接受,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宏大的人生哲学与平凡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而又不失真实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今夕》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体验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展现了黄遵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立秋前四日同诸子秦淮夜泛计二十年再续此游感慨系之分得霜字

桃叶芳游梦未忘,廿年回首叹流光。

秋将启候月先好,花与为邻蘋自香。

溪涨声如听雪瀑,诗成字欲挟风霜。

鸥盟长订秦淮水,一棹渔蓑岸柳傍。

(0)

程肖莪惠菊

东篱分得几丛花,映缀秋容烂若霞。

浅月枝移间取影,斜阳坐对静尝茶。

省将挂画香仍胜,饥欲餐英韵似赊。

应景无人能送酒,清寒犹自过陶家。

(0)

看雪

看雪生閒恨,如花但少香。

窗明临薄月,云湿动虚光。

情与听泉近,景因带竹凉。

空庭迷素影,一鹤自轩翔。

(0)

瓶花影与仲诏同赋·其一

应是花魂乱,支离壁与瓶。

水烟分体魄,灯月幻精灵。

寂照能为色,有无好问形。

耳根忘却否,落瓣亦堪听。

(0)

看月

雨馀宜对月,虽夏亦云秋。

物象生新爽,襟情与淡幽。

庭空容水映,夜永许人留。

祇觉情无尽,凭虚又上楼。

(0)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其二大司农鸿宝倪公

台阁文章星斗寒,风期与俗异咸酸。

回澜紫海皆通汉,照乘明珠只走盘。

拟绝韦编年待假,争先殉节死逾安。

读书所学知何事,蒙难坚贞尔许般。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