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曲水未断,入山深更重。
泠泠若仙语,皎皎多异容。
万响不相杂,四时皆有浓。
日月互分照,云霞各生峰。
久迷向方理,逮兹耸前踪。
出曲水未断,入山深更重。
泠泠若仙语,皎皎多异容。
万响不相杂,四时皆有浓。
日月互分照,云霞各生峰。
久迷向方理,逮兹耸前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观,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深邃的哲思。
“出曲水未断,入山深更重”两句,勾勒出了山水交错的画面,其中“曲水”与“深山”的对比,既展现了水流的柔美,也凸显了山势的峻险。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变化多端的赞叹。
接着,“泠泠若仙语,皎皎多异容”两句,用“泠泠”和“皎皎”来形容山涧之声,如同仙乐一般,表明诗人对于这自然之音的神往。同时,“多异容”则描绘了山水之间变化万千的风貌,每一刻都有新奇的景象展现。
“万响不相杂,四时皆有浓”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万响”指的是自然界中无数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却并不混乱,反而在不同的季节中都能表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诗人通过这一描写,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声音之美,更表达了对四季更迭、生机勃勃的自然界的深刻领悟。
“日月互分照,云霞各生峰”两句,则将光线和天气的变化纳入诗境。太阳、月亮的光芒在山间交替辉映,而云霞则随着山峰的起伏而变幻,这些自然元素的相互作用,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不断变化却又和谐统一的大自然之中。
最后,“久迷向方理,逮兹耸前踪”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观的长久沉醉,以及在这美丽环境中的自我探寻。诗人似乎在追溯着过去的足迹,在大自然中寻找生命和宇宙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他对宇宙万物、四季更迭的哲学思考。
盛时多令节,佳会未能违。
鸣佩趋清禁,联班近紫微。
大官应早到,方朔岂迟归。
华馆开朝宴,清尊对夕晖。
运交金伏火,暑赫汗沾衣。
玄鸟先秋去,苍蝇傍席飞。
羽觞从数劝,䊵扇不停挥。
明日南行客,欢筵似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