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刹倚崔嵬,登临此日来。
穿林缘翠巘,坐石拂苍苔。
绝壁浮图在,空岩佛窟开。
凭高一回首,佳气满蓬莱。
梵刹倚崔嵬,登临此日来。
穿林缘翠巘,坐石拂苍苔。
绝壁浮图在,空岩佛窟开。
凭高一回首,佳气满蓬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日陪同皇帝狩猎于龙山时,与尚书蹇公和学士胡公一同登临斗首山佛窟寺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色。
首句“梵刹倚崔嵬”,开篇即点出佛寺坐落于险峻的山峰之上,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登临此日来”则表达了诗人此刻登临的喜悦与感慨。
“穿林缘翠巘,坐石拂苍苔”两句,生动描绘了登山的过程。穿过密林,攀缘青翠的山巅,坐在岩石上拂去苍苔,既表现了登山的艰难,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敬畏。
“绝壁浮图在,空岩佛窟开”进一步展示了佛寺的壮观景象。绝壁之上,佛塔巍然屹立;空旷的岩石间,佛窟洞开,透露出宗教的神圣与宁静。
最后,“凭高一回首,佳气满蓬莱”两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回望所见的景象。不仅有山川之美,更有祥瑞之气弥漫,仿佛置身仙境蓬莱,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色,以及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与人文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
胸中空峥嵘,尺寸未藉手。
开窗纳钟山,江南是吾有。
区区丘壑恋,用意颇自负。
吴楚一蹉跎,花时隔杯酒。
得闲乃坐误,乱至复谁咎。
惜哉鱼乌乡,遂令虎豹守。
徙薪已无及,增灶不可狃。
九鼎方沦渊,破甑那回首。
忽闻解兵令,其衷殆天诱。
去灰待收拾,于汝亦云厚。
径荒就芜蔓,树槁变衰丑。
意惟倾青溪,庶可涤尘垢。
严城夜再起,独啸谁与友。
虫声和月色,慰此循墙走。
怀归恐无期,辟地宁可久。
何处觅高原,河清俟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