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黄叶满霜林,何幸朱塘兀古枌。
试上月台因问月,知涵云谷几多云。
梦游当日成何事,嗜学于今喜旧闻。
我意昨游春水满,重来秋意见涯垠。
杏坛黄叶满霜林,何幸朱塘兀古枌。
试上月台因问月,知涵云谷几多云。
梦游当日成何事,嗜学于今喜旧闻。
我意昨游春水满,重来秋意见涯垠。
这是一首描绘深山古林景致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历经历的怀念,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热爱。
首句“杏坛黄叶满霜林”营造了一幅秋色渲染的画面,杏树成行,其叶子因寒霜而变黄,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腻观察的能力。紧接着,“何幸朱塘兀古枌”则引出了诗人对于名胜古迹的向往之情。
“试上月台因问月”表明诗人登临高处,仰望明月,并发出了对过去和未来不可预知事物的探寻与疑问。随后的“知涵云谷几多云”则是诗人在山谷间徘徊,对流动不息的云景产生了深刻的感慨。
梦游当日成何事,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而“嗜学于今喜旧闻”则透露出诗人的学术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珍视。
末尾两句“我意昨游春水满,重来秋意见涯垠”,通过对比春天和秋天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再次踏足曾经游历之地时,对自然美景依旧深刻感受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世界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
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
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
沙头牧马孤雁飞,汉军游骑貂锦衣。
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
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
胡儿起作和蕃歌,齐唱呜呜尽垂手。
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
回头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
蕃音虏曲一难分,似说边情向塞云。
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
不见天边青作冢,古来愁杀汉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