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江涨波浑。没沙痕。淹过竹桥莎径、到柴门。
孤烟起。千树里。几家村。牛背一声长笛、报黄昏。
雨来江涨波浑。没沙痕。淹过竹桥莎径、到柴门。
孤烟起。千树里。几家村。牛背一声长笛、报黄昏。
这首明代杨慎的《乌夜啼·梅雨》描绘了江南梅雨时节的景象。开篇“雨来江涨波浑”,寥寥数语便展现出雨势之大,江水上涨,水面浑浊,暗示了环境的湿润与迷茫。接着,“没沙痕”、“淹过竹桥莎径、到柴门”细致描绘了雨水漫过岸边沙地,越过竹桥小径,甚至浸湿农家的柴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雨势之深。
“孤烟起。千树里。几家村”描绘了雨中远处村庄的朦胧画面,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树林间升起,映衬着被雨水笼罩的村庄,显得宁静而寂寥。最后,“牛背一声长笛、报黄昏”以悠扬的笛声收尾,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傍晚时分,农夫在牛背上吹笛,笛声悠扬,不仅点明了时间,也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田园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望之铁色质则铜,被以鼓名声乃钟。
面如尘镜冷不镕,底如覆釜其音跫。
中央一束黄腰蜂,土花战血相淡浓。
上有文字如云龙,手三摩挲不可踪。
我随车骑来南笼,此鼓献自耕田佣。
问渠铸鼓何所宗,云是诸葛征蛮凶。
渡泸五月济火从,功成畀锡罗甸封。
岁时伏腊事吉凶,椎牛酾酒宴万峰。
乃以此鼓代鼓镛,青山白雨双杖筇。
小叩小鸣初冬冬,大叩大鸣既逢逢。
天空谷应声隆隆,诸苗拜舞衣无缝。
罢宴藏鼓无敢纵,千载风俗兹益恭。
忆昨巨虚负蛩蛩,鼓鼙将帅思三冬。
今者戍鼓罢不摏,催花羯鼓声玲珑。
请留此鼓镇边墉,笋业丹■悬维枞。
虽殊石鼓赋车攻,颇仿土鼓追黄农。
金人十二销镝锋,并勒我诗当纪庸。
而我再衰三则慵,雷门之布綦难容。
《铜鼓诗》【清·舒位】望之铁色质则铜,被以鼓名声乃钟。面如尘镜冷不镕,底如覆釜其音跫。中央一束黄腰蜂,土花战血相淡浓。上有文字如云龙,手三摩挲不可踪。我随车骑来南笼,此鼓献自耕田佣。问渠铸鼓何所宗,云是诸葛征蛮凶。渡泸五月济火从,功成畀锡罗甸封。岁时伏腊事吉凶,椎牛酾酒宴万峰。乃以此鼓代鼓镛,青山白雨双杖筇。小叩小鸣初冬冬,大叩大鸣既逢逢。天空谷应声隆隆,诸苗拜舞衣无缝。罢宴藏鼓无敢纵,千载风俗兹益恭。忆昨巨虚负蛩蛩,鼓鼙将帅思三冬。今者戍鼓罢不摏,催花羯鼓声玲珑。请留此鼓镇边墉,笋业丹■悬维枞。虽殊石鼓赋车攻,颇仿土鼓追黄农。金人十二销镝锋,并勒我诗当纪庸。而我再衰三则慵,雷门之布綦难容。
https://shici.929r.com/shici/dKS1e.html
白沙江村有老梅,百年劫灰余枯荄。
春风一夜忽鼓动,玉笋旁迸千枝开。
天地有心试冰雪,龙蛇偶蛰惊霆雷。
今人争绕月观树,往日谁踏僧廊苔。
廿四桥边万花海,我无暇去翻远来。
名姿往往寄幽独,相赏故不从尘埃。
疑是仙人萼绿降,返魂自得真香催。
惜无酒酹花前杯,参横月落人空回。
昔畏井陉道,乱石如猛虎。
今爱井陉山,遥峰如静女。
前岁与今岁,所历非有殊。
今乃下心意,昔但忧驰驱。
譬如读异书,聱牙初不免。
既深遂忘疲,文奥义自显。
紫翠非一状,烟峦逾千重。
延绵不可极,转转相为容。
是岁秋雨足,宿麦有万亩。
环山一剪齐,绿若春初韭。
既以增妩媚,弥用清心神。
又如画功妙,设色多于皴。
翻恨迫长途,不得恣幽讨。
何当万峰巅,一览群山小。
同行无朋侣,谁与赏此奇。
顾笑语僮仆,顽石亦解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