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张元德户部同邃伯二首·其一》
《过张元德户部同邃伯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孟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登龙来委巷,下马索新题。

砌晚苍苔静,盆阴碧草齐。

苦吟怜贾岛,高论接昌黎。

与尽挥鞭去,纷纷月满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张元德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友情和文学的深情厚谊。

首联“登龙来委巷,下马索新题”,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访友的过程。诗人从繁华的大街步入狭窄的巷弄,下车后询问友人是否有新的作品或话题可供探讨。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忱,也暗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砌晚苍苔静,盆阴碧草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傍晚时分,青苔覆盖的石阶显得格外宁静,花盆旁的绿草整齐排列,一片生机盎然。这样的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颈联“苦吟怜贾岛,高论接昌黎”,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流内容。他们谈论的是文学创作中的艰辛与执着,以及对古代文豪贾岛和韩愈(字昌黎)作品的敬仰。这不仅是对文学艺术的探讨,也是对精神追求的共鸣。

尾联“与尽挥鞭去,纷纷月满蹊”则表达了分别时的情景。在月光洒满小径的夜晚,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挥鞭离去,留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月光下的小径,象征着两人友情的延续,即使分别,心中的情感依旧如月光般明亮。

整首诗通过对访友过程、自然景色、文学讨论及离别时刻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孟洋
朝代:明

(1483—1534)明汝宁府信阳人,字望之,一字有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行人,进御史,以论张璁、桂萼事谪桂林教授。后官至大理寺卿。有《孟有涯集》。
猜你喜欢

石门店示直?总督那苏图并随驾地方官

负山以为郭,环之清浅流。

田家无背势,取次成村陬。

东邻复西舍,豆架更瓜畴。

工圃饱於茹,学稼蕲有收。

是时诸务毕,赛社椎肥牛。

筑场地鲜隙,比户人无愁。

莫知苗硕辈,亦道今逢秋。

熙熙胥乐康,历览豁双眸。

吁此石门店,往者数经由。

黄尘暗远天,春旱锁眉头。

白水积低田,秋霖切已忧。

此景曾几见,额感大造庥。

随行封疆臣,给事千石俦。

来来听余言,繄予有后谋。

耕九而馀三,屡丰毋或偷。

既富曰教之,吾闻诸前修。

催科幸未加,休养尚应筹。

否泰况循环,持盈可懈不。

与我共此者,舍汝其谁求。

后乐纵不无,先忧岂有休。

(0)

邹一桂春华图

姹紫嫣红态不同,艳阳庭院绮罗丛。

写生偶睹清卿笔,寓意因思庶子风。

(0)

米友仁溪山烟雨小景

冥濛斜掠风丝急,岩关有路难拾级。

望去不知天地宽,坐来犹恐衣衫湿。

(0)

雩祭回銮辇中即事·其四

黄道如弦接阖阊,和铃哕哕听声扬。

凭舆不敢渝乾惕,夏长秋收日正长。

(0)

四琴诗瀛台补桐书屋所馀老桐因循复枯惜其材制为四琴各锡之名而题以诗·其四云海移情

补桐时节桐森森,因风常作太古音。

曾不数年邻死灰,当前枯菀同陶阴。

底俟为薪识伟物,雷霄裁作冰弦琴。

成连古有今则无,移情讵必云海深。

棐几高张殿阁凉,南风一曲渺予心。

(0)

秋夕斋居

莲漏递铜闼,槐鸦噪玉垣。

心斋屏甲帐,神契悟风幡。

不有生无灭,由来寂已喧。

垂垂香穗紫,坐久独忘言。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