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陵钓台作》
《子陵钓台作》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子陵非钓者,垂竿此烟水。

不乐经世务,何必见天子。

御榻共龙卧,辞归富春山。

仍披故羊裘,理钓白石间。

江峰渺然碧,溪流亦潺湲。

所志不在鱼,纶竿聊自适。

山中有斯人,烟水不岑寂。

我来斯人往,古矶空苍苔。

荒亭绝行迹,高风安在哉。

萧条桐江上,舣棹此登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严子陵钓鱼台的宁静与超脱之境。诗人彭孙贻以“子陵非钓者,垂竿此烟水”开篇,点出严子陵并非真正的渔夫,而是借钓鱼之名,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接着,“不乐经世务,何必见天子”,表达了严子陵对世俗事务的淡泊和对权力的不屑,他更愿意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

“御榻共龙卧,辞归富春山。仍披故羊裘,理钓白石间。”描述了严子陵与帝王同榻而眠,却最终选择辞官归隐,回到富春山,继续他的钓鱼生活。他身着旧时的羊裘,与白石相伴,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

“江峰渺然碧,溪流亦潺湲。”描绘了钓鱼台周围的自然景色,江峰碧绿,溪流潺潺,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所志不在鱼,纶竿聊自适。”说明严子陵钓鱼并非为了获取食物或功利,而是借此享受内心的平静与自适。

“山中有斯人,烟水不岑寂。”强调了严子陵的存在给山中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即使是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也因他的存在而不显寂寞。“我来斯人往,古矶空苍苔。”表达了诗人对严子陵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最后,“荒亭绝行迹,高风安在哉。”感叹于亭台的荒废与过往高洁之风的消逝。“萧条桐江上,舣棹此登台。”则以桐江的萧条景象,以及诗人在此登台的行动,进一步表达了对严子陵精神的敬仰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严子陵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对自由、自然和内心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竹枝歌·其五

荣华未必是荣华,园里甜瓜生苦瓜。

记得水边枯楠树,也曾发叶吐鲜花。

(0)

静夜思

静夜思,一思肠百转。

啼螀当户听不闻,明月在庭看不见。

方将入海剸猛蛟,复欲度岭邀飞猱。

胸中倏忽乱忧喜,得丧纷纷竟何是。

静夜思,思无穷。

天鸡一声海日红,满头白发吹秋风。

(0)

惆怅二首·其一

紫薇花树小楼东,日炙霞蒸似锦红。

过了春风到秋露,可堪零落碧苔中。

(0)

毗陵行

孟冬四将发句吴,弯弓誓落双髡颅。

智谋无过史万叶,嫖姚无加李金吾。

前茅已作破竹刃,三覆乃裹含沙狙。

常山长蛇一断尾,即墨怒牯齐奔?。

玉蕊孤军呼庚癸,皂鸦万甲迷模糊。

江南长技江北无,蒲牢一吼千鲸呼。

赤杠卓入铁瓮户,铁翅横截丹阳湖。

捣虚之策不出此,赤手可缚生于菟。

当时上将陷江都,至今莫赎千金躯。

后来飞将慎勿疏,襄王城头啼白乌。

如何临期易将犯兵忌,何必不读孙吴书。

乌乎,临期易将犯兵忌,何必不读孙吴书。

(0)

至正廿三年四月淮南王左相微行淞江步谒草玄阁夜移酒船宴阁所

微行谁识王丞相,草履过门如野人。

太史遥遥瞻紫气,老夫急急裹乌巾。

子陵故友终辞汉,张禄先生又入秦。

休说五湖天样阔,扁舟何处不容身。

(0)

题赵松雪画·其二

王孙今代玉堂仙,自画苕溪似辋川。

如此青山红树底,那无十亩种瓜田。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